當家中長輩面對生命的最後一段旅程,家屬常常陷入糾結:要不要繼續積極治療?還是應該考慮讓他們回到家中,安適且有尊嚴地離開?今天的居家安寧專題要帶您認識,如何透過專業照護,讓病人在最熟悉的環境中圓滿告別,並完成真正的「在宅善終」。
什麼是居家安寧?
居家安寧是一種由醫療團隊與居家護理所共同執行的服務,主要針對癌症末期、慢性疾病末期或高齡衰弱者,提供舒適、尊嚴且以病人需求為中心的照護。
它的核心理念並不是「放棄」,而是「改變醫療目標」:不再以延長壽命為主要訴求,而是讓病人在有限的時間裡,減輕痛苦、提升生活品質。這樣的選擇,正是越來越多人所嚮往的在宅善終。
![]()
居家安寧能帶來什麼幫助?
對於病人來說,居家安寧意味著:
- 疼痛緩解:透過藥物與專業護理師的介入,減少不必要的痛苦。
- 心理支持:協助病人面對生命的恐懼,安定心靈。
- 熟悉環境:在家中聞到熟悉的氣味、看到親人,讓最後時光更有溫度。
對於家屬來說,則有:
- 專業指導:學習如何照顧臨終病人,減輕焦慮。
- 情感陪伴:在過程中,能將「愧疚」轉化為「圓滿」。
- 資源連結:協助申請補助、志工關懷,甚至宗教支持。
正因如此,居家安寧不僅是一種醫療服務,更是一種完整的生命關懷。
第十四屆南丁格爾獎樂活照護天使銀獎劉燕玲護理師說到:「期待看見病人離世時充滿安詳,也讓末期病人能舒適,為此而開設居家護理所而努力。」
為什麼要推廣居家安寧?
在台灣,許多人仍對居家安寧抱持誤解,認為這等於放棄治療。但事實上,這是一種「有尊嚴的選擇」。
數據顯示,選擇在家離世的比例仍然偏低,許多病人最後只能孤單地在醫院辭世。若能推廣在宅善終,讓更多人知道「回家也是一種選擇」,就能幫助家庭用更溫柔的方式面對死亡,並減少過度醫療帶來的痛苦。
更重要的是,政府已將健保居家安寧納入給付,讓家庭不必再為費用煩惱。申請流程也相對簡單:
醫師轉介:當病人符合安寧療護條件(如癌末、器官衰竭末期),主治醫師會開立轉介單。
團隊評估:居家護理師到宅評估,確認病人需求與家庭可行性。
簽署同意:病人或家屬簽署安寧療護同意書,確認照護意願。
開始服務:團隊依計畫定期到府,提供症狀緩解、心理支持與資源連結。
這樣的制度,不僅保障病人能在家中安心善終,也給家屬一份專業與心靈上的依靠。
用居家安寧,讓愛完整延續
當至親面臨人生最後一段旅程時,我們能做的,就是讓他在熟悉的環境中,感受到最深的愛。居家安寧的推動,正是為了讓「回家善終」不再是一種奢望,而是每一個家庭都能實現的選擇。
劉燕玲護理師:用專業與真心,推動居家安寧的典範
劉燕玲護理師擁有 8 年外科護理經驗,因緣際會進入安寧病房後,便投入安寧照護領域,並於民國 104 年創立居家護理所,至今已服務超過十年。她陪伴上千位個案走過生命最後一哩路,足跡遍及居家、醫院與共照中心,範圍涵蓋台中及鄰近縣市。在長年的安寧照顧實踐中,燕玲護理師始終堅信,醫病關係應該是有溫度的,她不只看見「病」,更看見「人」。她深知同理心能穿越言語,進入病人的內心世界,讓臨終的病人與家屬感受到深切的理解與支持。
對她而言,能陪伴病人微笑離世是一種福報,也是她不斷前行的動力。她強調安寧照護不只是延長生命,而是提升生命品質與尊嚴。以「關懷」與「在乎」為核心,她親身示範了全人照護的精神,推動「居家安寧」與「在宅善終」的理念,讓更多家庭知道,愛的延續並不止於醫院,而是能在家中留下最後的溫暖。劉燕玲護理師可謂「樂活照護的天使」,以實際行動成為台灣推廣安寧照護的重要典範。
延伸閱讀
【保健情報】居家護理師是什麼?可提供哪些醫療服務?居家護理所服務內容大公開
【保健情報】為什麼會得糖尿病?糖尿病症狀有哪些?該如何治療
【台灣守護者】讓生命的最後一站在家停靠 照護天使善終無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