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發現進入九月後,我們白天的時間逐漸縮短,而夜晚也漸漸被拉長,這就是夏秋交替最明顯的變化之一。許多人會發現,在早上起床變得較容易賴床,或是到了晚上特別想休息。其實這些狀況都和「日照變短」有關。

想要在初秋這時節保持好精神,不妨從以下這幾個生活日常小習慣開始調整吧 ! 

 

1. 固定睡眠時間,幫助身體找到節奏

在秋天的天色較早進入夜晚,很容易讓人想提早休息,但如果睡眠時間忽早忽晚,其實會讓精神狀態更不穩定。在此會建議可以幫自己分別設定兩個時間的鬧鐘,一個是固定上床睡覺的時間,另一個則是該起床的時間,讓身體形成良好的規律習慣。即使是假日,也盡量避免讓自己睡到中午,保持穩定的生活節奏。

 

2. 把握晨光時間,增加自然照光

在日照變短,代表我們接觸陽光的時間減少。晨間適度的陽光曝曬,不僅能讓人更快清醒,同時也能幫助我們調整作息。建議可以在早上起床後,先將窗簾拉開、走到陽台窗邊或是在戶外走動幾分鐘,讓自然光灑落在自己身上,精神也就隨之跟著清醒 ! 

 

3. 適度活動,讓身體醒過來 !

季節進入秋天時,讓人最容易感受到的就是天氣開始轉涼,有時會讓人更想窩在舒適的家裡。但是當我們身體缺乏活動時,反而容易感到精神上的倦怠。其實很簡單,我們不需要劇烈運動,而是利用一些輕鬆簡單的運動,像是快走、伸展或瑜珈等方式,讓自己在這時節也可以每天動一動,保持身體的活力。

4. 在睡前減少藍光干擾

在晚上天黑速度較快時,有些人就會花更多時間在滑手機或看電視,其實過多藍光可能影響我們的睡眠品質。所以會建議在睡前30分鐘的時候,我們可以嘗試遠離手機,改成閱讀書本或聽音樂,讓大腦可以慢慢的放鬆下來而好入眠。

 

5. 規劃生活的小儀式

換季時,常常會讓人感到慵懶,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安排一些小儀式感,例如睡前泡腳、寫下三件感恩的事,或是為自己泡一杯熱茶,都能幫助自己身心靈放鬆,迎接更美好的休息。

 

結論

初秋是日照與氣候逐漸在變化的時節,讓我們可以維持好精神的關鍵在於 規律作息、適度照陽光與活動筋骨。只要在生活中做一些小小的調整,就能幫助我們更快適應季節轉換,讓身體和心情都跟著輕鬆穩定下來。

 

延伸閱讀

【雜誌推薦】初秋天氣轉涼 養生食補秘訣保持健康

【雜誌推薦】擺脫秋季過敏4大招!由內而外加強防護

【雜誌推薦】秋天養生正當時 必備實用家電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