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流浪動物問題,已經有二三十年之久,走在大街小巷可見到許多流浪貓狗穿梭,有的是被棄養、有的是放養,時常流落在充滿危機的街頭、鄉間,沒有一個安全的處所生活,可能遭受毒殺、被撞、疾病、虐待、飢餓的生活,他們的命運是否有機會被扭轉呢?不僅如此,也衍生許多社會問題,如夜晚裡的狗吠聲、街道上的排泄物、咬傷人的事件發生。在社會上有許多解決之道,包含TNR、認養代替購買…等,也有一群人在盡心盡力救援這群流浪動物們,透過本文一起來了解。
流浪動物的現況與挑戰
流浪動物增加的速度難以想像,也很難加以完整統計,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追蹤狂犬病案例還估算,全球光是流浪狗就高達兩億隻!而在台灣,也有相同的狀況,以農委會2021年公布的調查報告,全台共約有15萬5869隻遊蕩犬隻,包含無主流浪狗和有人飼養的放養狗,較兩年前增加九千多隻,除了流浪狗之外,若再加上流浪貓,數量更是龐大。台灣2017年「零撲殺政策」上路後,再也沒有收容動物過了12夜,無人認養就被人道處理的命運。不過各地區收容所也面臨負荷過載、爆滿的情況,讓第一線收容所人員身心俱疲、流浪動物也在擁擠壓迫的空間中生活,現況來說,目前通報需救助、重病、傷人行為的流浪狗才會被送進收容所,要為他們找一個溫暖的家實屬不易的事,依舊有許多流浪犬在外遊蕩。農委會每年花費大把費用補助各縣政府進行流浪動物結紮,TNR就是一個以時間換取空間的做法。
國際流浪動物日 籲大眾重視浪浪處境
盼大家對流浪動物過多的問題關注、解決,「國際流浪動物日(International Homeless Animals Day)」由國際動物權組織(ISAR)所發起,起源於1992年,訂在每年8月第3個周六,促使各國以人道方式,來終結貓狗過剩及流浪的問題,已有超過50個國家響應,以絕育、領養計畫、注射晶片、捐款支持等方式來呼應。
餵養搭配抓紮 TNR是解方嗎?
詳見文章【影刻台灣】TNR是什麼意思?餵養搭配抓紮就能幫助流浪動物嗎?
給流浪動物一個家:認養代替購買
政府將持續落實源頭管理,並呼籲飼主不棄養、不放養、要絕育、鼓勵民眾到各地區的流浪動物之家,以領養代替購買!而最早「領養代替購買」的口號,是從美國動保人士為提倡動物福利而發起的,將每年4月11日訂定為「國際寵物日(National Pet Day)」,訴求在於告訴大眾,寵物是可以為人類帶來幸福快樂的,應該要好好善待牠們。據農委會統計,全台的浪浪只有四成順利找到新家,領養浪浪的好處,除了省下購買寵物的費用之外,可以杜絕非法犬貓繁殖買賣業者的存在,而浪浪們也都做過基礎檢查,像是體檢、驅蟲、免疫、結紮等等,而且選擇多,可以依自己喜好尋找屬於自己的狗,雖然說收容所可能米克斯較多,但米克斯的優點就是身體健康、較不會有遺傳病。
如家中不便飼養寵物,也可以擔任流浪動物之家志工,或是為流浪動物之家捐款,讓他們獲得更好的關愛與照顧!
▲想認養動物,請點此>>全國動物收容系統
總是在救援的路上 紀錄片《救援路上》拍下救狗人士的義無反顧
「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有的政策可能政府部門無法盡善盡美,就由民間單位共同來完成,從救援、醫療照護、安置安養,在台南的徐園長護生協會扛起這個任務。
知名的救援人士徐文良參與流浪動物的救援案件不勝枚舉,不畏風雨,距離也不是問題,埋伏等待只為對他們伸出援手。接到熱心民眾通報,即便下著大雨,一樣堅持救援任務,冒雨等待狗狗的出現,這是一隻在為了填飽肚子,而吃便當餐盒中廚餘的流浪狗,狗嘴中了套在便當盒外的橡皮筋,經過長時間的活動摩擦,深深的勒痕見得到血肉,如果救援行動再晚一步,這隻流浪狗的命運,真的無法想像。
「有去救,牠們就有機會,最怕是牠們等不到我去救牠,牠就死掉了…」每個救援案件,不見得都順遂,面對自己救不到的、救不活的那些流浪狗,徐文良感到無能為力,只能偷偷獨自在車上留下淚,但是,仍然得馬上堅強起來,再去救援更多需要他幫助的流浪狗,紀錄片《救援路上》是2019年神腦原鄉踏查紀錄片競賽的銅牌作品,刻劃救狗人士不為人知的一面,並帶出流浪狗的真實現況,值得花20分鐘好好觀賞!
內有洋蔥!花20分鐘觀看動物救援紀錄片《救援路上》
製作團隊:施耀程
指導老師:許鴻龍
評審評語: 主角形象有別於一般從事動物救援的愛爸與愛媽,讓人有剛中帶柔的深刻印象,影片技術水平佳,也從細膩的事件跟拍中,讓人更深刻了解動物救援的實際狀況。
神腦原鄉踏查紀錄片競賽
神腦原鄉踏查紀錄片競賽鼓勵影像創作者詳實將人們的日常生活,轉譯為影像,以紀錄片形式完整且真實地表露這些獨一無二且珍貴的記憶,不僅重新認識身處環境,也將日常的覺察、動身實踐的改變,訴說給更多社會大眾知道,成為推動社會往前走的動力!競賽自2009年開辦以來,鼓勵全民以影代筆紀錄家鄉故事,涵蓋的題材廣泛,從人文鄉土、生態環境、藝文、社福等議題都有,有兒少、青年、一般組,不同年齡層以不同角度觀點,紀實刻劃心目中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