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神腦紀錄片競賽 社會組銀牌《宿譜》

南管習來不易 曲高和寡隨時代逐漸消逝

  張栢仲,手上拿著樂器,口中吟唱著旁人聽不懂的南管樂曲,這一字一句,都是傳承了百年的文化,卻隨著時代改變,面臨著即將失傳的危機......。

  小時候的環境,因為沒有太多的生活娛樂,張栢仲跟在爸爸的身邊,趁著父親在教學生南管的時候,在一旁跟著學,不知不覺中就掌握了南管的精髓,朗朗上口,雖然不了解每句歌詞中的意義,但對張栢仲來說卻格外有意思。

  「這誰聽得懂,這只有我們聽得懂而已」。南管的演唱沿用著泉州話,不像一般的流行歌曲,有著簡單易懂的歌詞與曲調,只有真正開始學習南管的人,才會容易產生興趣,慢慢地愛上南管。

 

從《南聲囝仔》到《宿譜》 張柏仲背負傳承重責

  邁入古稀之年的張栢仲,也深深感受到年紀增長帶來的影響,在體力、肺活量都大不如前,而且手腳變得不太靈活,主要用手指彈奏的樂器,都還能正常演奏,但如果是吹奏類的樂器,就會顯得相當吃力。

  「如果開十個班,一班有十位學生,總共一百個學生,最後可能連一個都無法持續學。」張栢仲看著自己帶領的《喜樹南管社團》,感嘆著對南管有興趣的孩子們,越來越少,原本因為好奇開始學起南管的,最後可能也不會繼續,社團的下一屆,是否仍有繼續開課,張栢仲也無法預料,只知道自己從小學習到大的南管音樂,好不容易可以傳承到現在,不能就這樣放棄,雖然還有許多畢業生會回來學習,但如果在校生不再增加,就可能會收班,張栢仲的心裡滿是焦急,卻也只能默默地扛下重擔,不悔的繼續替南管找尋更多出路。

 

多元選修入課綱 盼傳統文化能繼續延續

  早期,南管在台南一帶相當盛行,不只學的人多、館閣也多,但隨著一代一代,漸漸地被淡忘,出現斷層,而多元選修課綱的出現,讓南管走進校園,不論是基於好奇,或是因為接觸後,開始熱愛南管,都讓孩子們有更多機會發掘、探索這樣的傳統音樂,正因為經歷過從小學起南管的時期,張栢仲更懂得要如何與孩子們溝通,喚起他們向學的動力,雖然張栢仲不得不面對年紀衰老的事實,他也始終堅信的追求藝術的人,不用追求在出風頭上面,而是能將好的東西繼續傳承下去,只盼能將這樣的心意,化為行動,讓南管永存世人記憶。

 

宿譜,是指在南管演奏中的最後一首。

跟隨著張栢仲老師多年的學生,再次回到音樂廳中,與老師們一起合奏。

在廳中響起的樂曲,是南管四大譜之一的《四時景》,

這樂曲,喚起的不只是記憶,也將南管的精神永遠傳承下去。

 

延伸閱讀

【影刻台灣】聽不見的環境悲鳴 雲林青年用影像替家園發聲

【影刻台灣】國小生齊力做環保 還家園一個清淨

【影刻台灣】放下偏見,你會看見台灣獼猴的可愛

 

 

更多精彩內容,請追蹤【神腦科技文教基金會】 &  【TheSENA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