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18歲以下孩子的第四大死因,相較於成人癌症,兒童癌症治癒率較高,各癌症之5年存活率皆達50%以上,整體5年存活率約8成,特別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患者,如發現孩子身體有異狀,請勿輕忽,盡速至醫院就診檢查!

 

孩子最易罹患的六種癌症,提早警覺!

根據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長期以來的資料統計,在台灣年齡小於18歲的兒童中,每年約有500至550名左右,罹患癌症。常見孩童身上會發生的癌症,包括六種兒童癌症排名:(1)白血病、(2)腦瘤、(3)惡性淋巴瘤、(4)神經母細胞瘤、(5)生殖細胞腫瘤、(6)惡性骨肉瘤。白血病是兒童最常見的癌症,通常發生在三歲以下的幼兒身上,症狀包括貧血、淋巴腫脹等。腦瘤是另一種常見的兒童癌症,症狀可能包括頭痛、嘔吐、視力問題等。神經母細胞瘤通常發生在小孩的腦部,症狀可能包括頭痛、視力問題、平衡問題等。淋巴瘤是一種影響淋巴系統的癌症,常見症狀包括淋巴腫脹、發燒、體重減輕等。骨肉瘤是一種罕見但危險的骨骼癌症,常見於十歲以下的兒童,症狀包括骨痛、腫脹等。當家長發現孩子出現以上症狀時,應立即就醫,及早發現和治療癌症對孩子的生命至關重要。白血病同時為0-17歲男女童最主要的癌症,約佔所有兒童癌症的37%左右,其他依次是腦瘤佔20%,淋巴腫瘤佔8%,神經母細胞瘤佔7%。

兒童癌症原因為何?

大多數兒童癌症的原因尚不清楚,兒童中約有百分之五的癌症是由遺傳性突變引起的(遺傳突變是由父母傳給孩子的)。兒童癌症的細胞組織則多源自於中胚層、而非成人癌症常見的上皮細胞組織。在成人癌症中通常是年紀大,長期接觸致癌物質,越容易發生,例如菸酒等。但因為兒童的癌症年紀小,兒癌又比較少見,很難確定兒童在發育早期是否有暴露在甚麼危險環境之中,又或是發育過程中身體細胞各種原因的病變。兒童癌症發生的高峰期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在2到5歲的時候,這時候最常見的癌症是白血病跟腦瘤;另一個高峰則是進入青春期後,好發的癌症則是淋巴瘤,骨肉瘤與軟組織肉瘤等。
 

九大兒童癌症症狀,家長必知!

衛福部國健署提出九字口訣「燒紅大腫痛 神視輕白」,當小孩子身體不舒服時,也往往只能以哭鬧來表現,並無法很具體描述自己的狀況,爸媽可以用九字訣方便檢視、及早發現孩子身體異常,並盡速帶孩子就醫診治,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超過一星期不明原因發燒。

:瘀青、紅色出血點、黏膜出血症狀(如流鼻血、牙齦出血)或眼窩周圍瘀青(熊貓眼)。

:頸部、腋下、鼠膝部等淋巴結不明原因腫大,尤其超過2公分,觸摸固定不動,無壓痛,建議進一步檢查。

:不論身體或四肢,若有腫塊即需就醫,肝脾腫大或腹部腫瘤,洗澡時注意觸摸較易察覺。神經母細胞瘤有2/3發生在腹部,常有腹部腫大或腫脹情形。

:不明原因疼痛,如頭痛、肢體痛(尤其下肢)、胸痛、腹痛等。

: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如頭痛、嘔吐、複視、肢體無力、運動不能協調(寫字歪扭)、無法捧碗或用筷子,走路歪斜易跌倒等。

:由眼底鏡檢查可及早發現視網膜母細胞瘤,若腫瘤已大,瞳孔會出現白色反光且拍照後雙眼瞳孔反光不同。

:不明原因體重減輕、食慾不振,於該生長的年齡卻停止長高。

:臉色蒼白等貧血現象

兒童癌症的治療

兒童癌症的治療成效較成人好許多,有很大的機會痊癒;治療的方式包括:化學藥物治療、放射線治療、開刀手術切除腫瘤。台灣兒童癌症的治療與歐美先進國家同步,雖然兒童許多器官還在發育成長階段。看似較脆弱,但實際上兒童每單位體重可承受的化療劑量,是比成人來得多,主因可能是癌童鮮少會合併高血壓、心臟病等,且修復能力普遍較強,配合醫師治療計畫及追蹤,有很高機率可以抗癌成功!目前台灣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五年的存活率(也幾乎與痊癒率相當)約為82%,惡性淋巴瘤約為87%,神經母細胞瘤約為60%,威爾姆氏腫瘤約為91%;因此,三分之二以上的癌症病童經過適當的治療後都能完全痊癒而回復健康與正常的生活。

 

守護癌童重返校園-成大醫院呂香瑩護理師

專精兒癌領域的成大醫院呂香瑩護理師,感受到癌童到校學習的渴望,極力推動「病童返校照護醫療」,雖然治療期間會有如嘔心、噁吐、掉髮等副作用,但經過跨領域專業團隊評估,擬定個別返校教育策略,幫助許多癌童開心地迎接校園生活,也建立多元且跨領域的照護,藝術治療、遊戲互動,降低病童和家屬負擔,榮獲第十三屆南丁格爾獎特殊奉獻金獎榮譽。

慈月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

「我們懷著尊敬的心,感謝護理人員的投入,在艱難的環境中,仍擁有專業與高度愛心,就像媽媽一樣。」─慈月基金會創辦人暨董事長 林保雍

創辦人林保雍以母為名,創立慈月基金會,致力於改善護理環境,2012年起舉辦「南丁格爾獎」,成為全台首個由民間團體自發性頒發給護理人員的獎項,今年邁入第13屆,盼透過南丁格爾獎拋磚引玉,讓大眾給予更多尊重及鼓勵。


延伸閱讀

【保健情報】進加護病房很嚴重嗎?探病時間和規定?要準備什麼?

【台灣守護者】孩子發燒莫驚慌!教你快速判斷3種小兒疾病

【保健情報】害怕肺癌、大腸癌找上門,你一定要認識的5大防癌食物

 

 

更多精彩內容,請追蹤【慈月基金會南丁格爾獎FB & 【慈月基金會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