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護病房是為病情嚴重的病人設立的病房,可能經手術後有嚴重併發症,或需使用特殊監測器、呼吸器的病人。如有親友進入加護病房,家屬的心情總是忐忑不安,本篇解決你的困難,整理加護病房的相關知識,讓你緩解面對親屬生病的緊張及焦慮。

 

哪些人需要住進加護病房?

 

加護病房是一個隔離的照護區域,與一般住院病房比起來非常不同,是為了病況危急、嚴重度高的病人所設立。不論是醫療設備、監視系統、人力照顧等都較充足且齊全。需要住進加護病房的人包括重症患者,他們可能需要呼吸機或監控器等,手術後的患者也可能需要轉進加護病房,以確保他們在手術後能夠得到適當的護理照顧和監控。某些嚴重感染或疾病的患者也可能需要住進加護病房,以接受更密切的醫療觀察和治療。高危險患者如心臟病患者或中風後遺症患者,也可能需要住進加護病房,以確保他們在危急時刻能夠得到及時的醫療幫助。

加護病房可以會客探病嗎?

 

由於加護病房的重症病人通常情況較為嚴重,大多抵抗力弱、易受感染,因此各家醫院加護病房規定會客時間,主要是讓病人得到充分的休息及適當的隔離,所以在探視病人前需穿上隔離衣、以消毒液乾洗手並戴口罩,人數也不宜多,每次2位訪客為限制。

 

加護病房費用怎麼算?有健保給付嗎?

 

對於加護病房的費用,健保是有一定的給付規定的。根據健保署的規定,加護病房的費用是可以列入健保給付範圍的。住加護病房要花多少錢、如何計算不免是家屬擔心的問題。

依健保署規定,病人需視住院天數認定自行負擔比率,並以當次住院的「全部金額負擔」依固定比率計算,急性病床負擔比率從10%起跳。收費比率標準如下:

  • 住院30天內,自行部分負擔10%
  • 住院31~60天,自行部分負擔20%
  • 住院61天以上,自行部分負擔30%

 

親友進加護病房,需要準備什麼?

 

準備一般住院會用到的盥洗用品和衛生用品,衛生紙、濕紙巾、尿布、看護墊、臉盆、毛巾、牙膏、牙刷、中性沐浴乳、水杯、乳液、護唇膏、襪子、換洗衣物等。飲食的部分會由護理師和營養師負責,如病人意識清楚可以吞嚥咀嚼,可自備健康點心,如病人管灌餵食或特殊飲食治療,則就不用再帶食物。

 

護理師在加護病房的角色?

 

監測病人狀況:護理師在加護病房的角色之一是持續監測病人的生命徵象,包括心率、呼吸、血壓等指標,以確保病人的狀況穩定。

提供專業護理:護理師在加護病房負責提供高度專業的護理照顧,包括插管、插導管、更換傷口敷料等技術性操作,確保病人得到最適切的護理。

協助醫師執行治療方案:護理師在加護病房中扮演著協助醫師執行治療方案的重要角色,確保病人按照醫囑接受治療,並及時調整護理計畫。給予病人情感支持:在加護病房中,病人和其家屬通常處於極度焦慮和壓力之下,護理師除了提供專業護理外,還需要給予他們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

團隊合作:護理師在加護病房中需要與醫師、藥師、社工等多個專業團隊成員密切合作,共同為病人提供全面的護理照顧,確保病人能夠盡快康復。

 

守護困難照顧的重症病患-臺大醫院內科加護病房護理長龔淑櫻

 

龔淑櫻護理長臨床照護經驗有三十多年,負責高風險和照顧困難的感染症患者,像是新冠肺炎、MERS、SARS等新興傳染病,不畏感染風險守護病人生命,以同理心分擔、陪伴病人苦痛,在新冠疫情期間挺身帶領護理同仁照護確診個案,成功幫助脫離呼吸器及葉克膜,展現專業護理知能及領導團隊的精神,獲頒第13屆南丁格爾獎績優奉獻銅獎。

 

慈月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

創辦人林保雍以母為名,創立慈月基金會,致力於改善護理環境,2012年起舉辦「南丁格爾獎」,成為全台首個由民間團體自發性頒發給護理人員的獎項,今年邁入第12屆,盼透過南丁格爾獎拋磚引玉,讓大眾給予更多尊重及鼓勵。

 

延伸閱讀

【台灣守護者】掌握長照4補助 照顧路上你不孤單

【台灣守護者】年紀不是重點!了解「健康餘命」比長壽更重要

【保健情報】為什麼會得糖尿病?糖尿病症狀有哪些?該如何治療

 

更多精彩內容,請追蹤【慈月基金會南丁格爾獎FB】 & 【慈月基金會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