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發燒是常見的症狀,孩子一發燒,新手爸媽可能會非常緊張,不過爸媽們可以從一些小地方來觀察,包括活動力、其他病症等等,再來決定下一步如何做!


  家中寶貝身體不舒服,是爸媽最擔憂的事情!孩子突然發高燒,是因身體正處於發炎或免疫系統在抵抗細菌會發生的症狀,處於嬰幼兒階段時期,身體器官未成熟,缺乏對病毒的免疫力,故罹病後併發重症的比較較高,認識小兒常見的病毒、症狀及危險性,從日常生活好好預防,就能讓寶貝安心長大!

 

發燒就該提高警覺

發燒是生病的警訊,也是免疫機制的正常反應,當身體受到外來病毒或細菌入侵,會提高溫度來抵禦外來病原體。家長要大略熟知小孩平時的體溫狀況,一般而言,正常體溫大約落在36.5-37.5度之間,如有超過就要格外注意。以下三種常見小兒疾病都有共同的症狀就是「發燒」,不過也有些不同的病症,家長可以多加注意!


夏季好發疾病:腸病毒

3-10月是腸病毒的流行季節,每年三月左右開始進入流行,約五六月是高峰,九月開始會再進入另一波流行,傳播地點主要是家庭、學校、安親班等處,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五歲以下嬰幼兒缺乏抵抗力,因此是重症的高危險群,預防方式是勤洗手(酒精沒有殺死腸病毒的效果)。常見症狀有高燒超過三天、身體出現小水泡或紅疹,主要分布於口腔黏膜及舌頭,其次為軟顎、牙齦和嘴唇,四肢則是手掌及腳掌、手指及腳趾。嚴重併發症:嗜睡、持續嘔吐、肌躍型抽搐、意識不清。
 

流感、新冠肺炎症狀差在哪?

流感分A、B、C三種型,好發季節在11月到隔年三月,潛伏期約1~4天,一開始呈現感冒症狀較輕微,但之後會出現全身肌肉痠痛、高燒等狀況,容易引發肺炎或腦炎等併發症,其他還可能併發中耳炎、鼻竇炎、腦炎、心肌炎、心包膜炎等。新冠肺炎不斷地變種,症狀也跟感冒、流感非常地像,差異在於有「下呼吸道症狀」像是呼吸困難、胸悶、胸痛,而潛伏期也較長,可能會拉到1~14天。



急重症病童的健康守護者

台大兒醫團隊將救護車打造成行動兒童加護病房,秉持「愈難到達,愈要到達」的精神,將醫學中心等級的服務延伸至偏遠地區,外接來自全台醫院的緊急需求,早在1989年台大兒童醫院就有早產兒暨新生兒轉運外接救護機制,2019年首創全國「全齡」(0-18歲)急重症病童轉運外接護理團隊,建立完善的轉診機制,給孩子一條安全又迅速的就醫之路,每年超過150位病童獲得及時的醫療資源。

 

第12屆南丁格爾獎團體銅獎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急重症病童轉運外接護理團隊

 

「我們懷著尊敬的心,感謝護理人員的投入,在艱難的環境中,仍擁有專業與高度愛心,就像媽媽一樣。」─慈月基金會創辦人暨董事長 林保雍

 

創辦人林保雍以母為名,創立慈月基金會,致力於改善護理環境,2012年起舉辦「南丁格爾獎」,成為全台首個由民間團體自發性頒發給護理人員的獎項,今年邁入第12屆,盼透過南丁格爾獎拋磚引玉,讓大眾給予更多尊重及鼓勵。

延伸閱讀

【台灣守護者】最新國人十大死因揭曉 COVID-19躍居第3位

【台灣守護者】失智症前兆有哪些?5大預防關鍵

【台灣守護者】破除愛滋病常見3大迷思 關懷病友從心開始

 

更多精彩內容,請追蹤【慈月基金會南丁格爾獎FB & 【慈月基金會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