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是否感受到冬天到來了呢 ? 氣溫一降下,就讓人 懶得動、食慾變好、身體代謝下降,這些幾乎是大家的共同困擾。不少人會發現,同樣的飲食習慣,在冬天裡比較容易胖 ! 同時到了晚上就特別想吃熱湯、甜點、火鍋等,一天當中的活動量也明顯下降許多。
到底為什麼天氣冷會影響體重?本文就由營養師帶你從科學角度解析、提供 5 大冬季代謝提升策略,讓你在冷冷的季節也能保持輕盈不卡油 !
為什麼冬天更容易胖 ?三大原因
1. 氣溫下降,生活活動量自然減少
在冬天裡其實會平均少動 20–30%,上下班行走速度變慢,休息時間也更容易久坐。自然的活動量會較於其他時間裡來得更減少許多。
2. 想吃高熱量、溫熱食物是身體的本能
寒冷時,我們身體會傾向吃 澱粉、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來保暖,因此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讓熱量超標。
3. 水喝太少,代謝跟著下降
在冬天裡較不容易覺得口渴,相對的水分攝取不足而讓我們的代謝下降,也可能讓人誤以為餓而多吃。
冬天提升代謝、不發胖的 - 5 大營養師策略
該怎麼在冬天裡也可以達到身體平衡呢 ? 我們可以這麼做 :
策略1:三餐比例調整,避免「晚上吃太補」
在冬天裡很容易晚餐吃得太豐盛、太油或太晚,這時候我們可以調整一下在冬季時的三餐比例。像是在早餐時,多蛋白質與全穀雜糧。午餐時,可以均衡、正常吃。在晚餐時,減少澱粉、增加蔬菜與蛋白質。避免在夜間食用像是火鍋、宵夜麻辣湯、過度補湯、超量進補。
策略 2:每天喝足水,代謝自然上來
天冷不口渴,但我們身體仍需要水分來維持代謝運作。要養成喝水的好習慣,成年人每日建議攝取約1,500–2,000 ml,在冬天裡可以喝 溫水、無糖熱茶。提醒自己,在每小時至少喝 2–3 口水,避免整天只喝一杯水。
策略 3:熱量不超過、選對暖身食物
冬天是「補錯就變胖」的高風險季節。我們可以從飲食裡多留意些,像是在選擇火鍋湯底時,可以選擇清淡昆布或蔬菜湯。飯後熱甜點,可以選擇熱可可無糖、烤地瓜。同時在選擇油脂來源,可以挑選像 堅果、酪梨油、橄欖油這類的更優質。食用高蛋白質也有助提升產熱作用 (TEF),讓身體代謝比較高。
策略 4:在家也能做的「暖身微運動」
冬天裡不必強迫自己外出跑步,而是需要做到全身循環動起來,就能提升代謝。
在家每日簡單 5–10 分鐘,像是開合跳30秒、抱膝深蹲10–15下、原地提膝走路1分鐘、拉筋伸展等。讓自己每天只要做一組,就能維持身體熱度與代謝!
策略 5:維持腸道菌叢平衡,幫助代謝運作順暢
冬天飲食容易變重口味、蔬菜攝取不足,腸道環境常受到影響。
我們可以從飲食補充,像是 優格、味噌、泡菜、富含膳食纖維的蔬果(菇類、十字花科、蘋果),以及補充水分、添加好菌,維持身體平衡。
冬季身體維持平衡小技巧
◆ 熱量集中於白天,晚餐清爽
◆ 換成暖身蔬菜:菇類、南瓜、根莖類
◆ 肉類優先選雞肉、豬里肌、海鮮
◆ 一週至少 3 次「微運動」
◆ 火鍋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質、最後吃澱粉

結語:冬天不一定成發福,只要掌握方法
天冷雖然容易讓人懶懶的,但只要從 飲食、水分、代謝、腸道健康與微運動 這五方面著手,在冬季裡我們依然可以控制體重、讓身體更輕盈的好時機。
如果你正在找「冬天不變胖」的生活策略,歡迎試試以上方法,讓你的身體在這個冬天裡也能保持暖暖的、順順的、不卡卡的!
本刊不提供醫療建議、諮詢、診斷,或從事醫療行為。如您有健康狀況、使用任何藥物或醫療設備的需要,請您即刻就診或尋求醫療專業者詢問意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