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身子不如聊心事 注意長輩的厭世徵兆

 我們或許常關心長輩的健康狀況,準備各式補品展現孝心,好讓長輩「呷百二」,但你有注意過長輩的心情嗎?如果你家長輩常出現嘆氣、眉頭深鎖、不停嘮叨,甚至出現悲傷情緒時,千萬不要以為他只是單純老了,恐怕是「老年憂鬱症」在背後作祟!

來源:商業週刊

 

關心長輩的「假性不適」 老年憂鬱≠失智症

 「65歲以上長者中,約兩成有憂鬱的症狀,臨床觀察顯示,不少長輩因生活失去重心,顯得空虛、憂鬱且多疑。」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說。老年憂鬱症除了情緒低落、自卑、心情焦慮,以及不想出門外的外顯象徵外,身體還會出現「假性不適」,明明沒有狀況,卻直說自己這裡痛、那裡痛的情況,很容易被誤會為一般老化現象。有些罹患老年憂鬱症的長輩,還會出現精神遲滯以及記憶力衰退的情況,很容易被誤判為是失智症。

 老年失智症及老年憂鬱症同樣都有「碎碎念」的狀況。臺北榮民總醫院老年精神科主治醫師蔡佳芬分析,失智跟記憶功能有關,因此「失智症的碎碎念」,用詞具重複性,例如一直問「星期幾要去看病?」。而「憂鬱症的碎碎念」,則是對某件事或某個人「帶有負面情緒」,碎碎念內容較有故事性或系統性。

來源:大家健康雜誌

 

三大檢測指標 陪長輩遠離憂鬱

 大部份長輩很排斥到「精神」、「心理」科別就診,我們可以在家先利用台北市衛生局整理出的「簡易老人憂鬱量表」,及早檢測家中長輩是否有罹患老人憂鬱症的傾向。源自於美國於1986年設計的「老人憂鬱症篩檢量表(GDS)」,分別針對長輩的環境感受、自我認知與活動進行檢測。家人了解長輩的心情,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陪伴長輩找回快樂:

 注意!上面檢測得分:0~4分代表你家長輩是開心銀髮族;5~9分顯示你家長輩有心事想抒發,你可以多陪伴長輩度過人生的低潮;10~15分則要趕快帶長輩尋求心理諮商或藥物治療的幫忙,才能看到雨後彩虹。

 你今天陪長輩說話了嗎?又有多久沒有握握長輩的手?你回到家時,是不是常打電腦、玩手遊,或者看電視來消除一整天疲憊?其實,我們可以把握下班的時光,陪伴長輩玩遊戲、聊心事,一方面,促進家人情感交流;二方面,減緩長輩智力的退化速度。看長輩的老化狀況,可以下象棋、玩大尺寸撲克牌、打麻將,或者陪著長輩踏出門去抓寶可夢,你的每個暖心舉動,都會讓長輩備感溫馨。如果你沒有和長輩一起住,打拚事業之餘,提醒你別忘了多用LINE、Facebook等社群媒體,或者打免費視訊電話,多跟長輩問候,表達「關心」,注意長輩的生活作息,才能防範憂鬱情緒蔓延!最後,你可以傾聽長輩的聲音,規劃一個特別的假期,陪長輩去他想去的地方散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