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也是入秋時節,隨著氣溫慢慢轉涼,許多人開始感覺精神不佳、變得懶懶的、卡卡不順。其實這些狀況,都與氣候變化、飲食模式改變、生活節奏有關。
想讓身體在換季時也維持舒服運作,不需要特別的補充品或特殊飲食,只要調整幾個生活習慣,就能幫助消化順暢、精神更輕鬆。
1. 飲食規律,讓腸道有節奏地運作
常常聽人家說,腸道就像人體的時鐘概念。若長期忽略用餐時間、三餐不定或暴飲暴食,都可能讓 腸道蠕動 變得較不穩定 !
所以我們要讓自己在每天固定三餐的時間內,避免長時間的空腹。尤其是早餐,可是很重要的 ! 是能喚醒腸道「開機」的因素之一。
在吃飯時,要習慣讓自己 細嚼慢嚥,才能讓 消化更順暢。其中會建議盡量減少高油、高糖、過度加工的食物,選擇較天然、原型食材(像是全穀、豆類、蔬果)更能幫助腸道維持穩定節奏。
2. 多喝水、多蔬果,順暢不卡卡
很多人以為便祕只跟纖維有關,其實「水分」才是關鍵之一 ! 我們人在天氣變冷後,其實很容易忘了喝水,若腸道缺乏水分,消化變慢、排便不順暢。
所以我們要讓自己習慣,每天喝足約1,500~2,000毫升的水(可依活動量適當微調)。每餐至少一半的份量為蔬菜或水果,同時可選擇含 膳食纖維的食材,如地瓜、燕麥、毛豆、香蕉等。讓自己可以增加飽足感,同時也補充到許多膳食纖維。
在此小提醒,市面上許多含糖飲料或奶茶雖也含水分,但與一般白開水來說,容易造成腸胃負擔。所以若想喝點變化,可選擇無糖茶或加入些許檸檬汁等較為理想。
3. 保持規律作息,健康更有動力
我們的腸道活動,其實與每個人的生理時鐘有息息相關。當作息不規律、熬夜或壓力過大時,會影響到我們的自律神經,使得讓腸道的蠕動變慢、出現腹脹或便祕等狀況。
所以建議大家,可以讓自己習慣每天固定睡眠時間,盡量在23:30前入睡。
在午餐後可稍作進行散步,幫助腸道活動 。當我們壓力大時,可透過深呼吸、伸展、冥想等方式來達到放鬆我們身心靈。
換季時期,保持規律的生活節奏不僅能顧腸道,也有助於整體精神與代謝維持良好。
額外加分:攝取 發酵食物 ,維持好菌平衡
除了我們平常的飲食與作息之外,適量攝取發酵食品,也能為腸道環境帶來加分唷 !
像是 優格、味噌湯、泡菜、納豆 等,都是在生活中容易取得的「好菌食物」。它們能幫助維持腸道菌叢的多樣性,打造健康的 微生態平衡。
同時小提醒,補充這些好菌,重點不在「多吃某種菌」,而是在讓身體 好菌維持均衡、持續地攝取多元食材,讓腸道自己找回自然的節奏。
結語:腸道健康,從日常的每個選擇開始
想擁有健康不能只靠單一食物或補充品,而是透過日積月累的生活習慣。
當我們願意從「 吃得規律、喝得夠、睡得好」開始,讓身體會自然回饋出 更輕盈、舒適的狀態。
在這個秋冬季節裡,不妨試著讓自己身體開始學習 換季保養,從小地方開始,你會發現每天都更有活力、更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