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時值春天風光明媚,不少人選擇到郊外登山、踏青,享受大自然的舒適,而3月12日是植樹節,為什麼這一天要植樹呢?你知道這節日的由來嗎?
 

為何3/12是植樹節?節日的由來與演變

國父孫中山在創建民國時,就把「造林」當作為重要民生建設,積極倡導「造林運動」,而後政府明訂國父逝世日(3月12日)為植樹節,全台各地會舉辦植樹活動投入植樹綠美化的行列,以實際行動來遵行,林務局更將植樹節擴大為「3月植樹月」鼓勵全民參與,而節日演進至今,不再只是為了紀念而植樹,更重視提升環境保護的意識,呼籲大眾守護及保育山林及環境的重要性。

環境紀錄片《蟲返山林》 昆蟲專家眼中的美麗世界

台灣擁有「昆蟲王國」的美名,一踏入台灣山林,便能遇到各種的昆蟲,擁有近全世界15分之1的昆蟲種類,因為森林茂密、河谷密集,孕育出多元的生態系。熱愛吉丁蟲的設計師王惟正,是被吉丁蟲身上漂亮的金屬光澤所吸引,但因當時吉丁蟲鮮為人知,學術資料也不多,於是展開了採集吉丁蟲的計畫,吉丁蟲喜歡在白天出沒,最好採集時間在早上到中午時段,喜歡待在很高的樹冠層,一開始採集做了很多嘗試,在樹冠層進行掃網,從樹種去做嘗試,看吉丁蟲是否在這種樹種上,而慢慢建立起吉丁蟲圖鑑,目前它採集的吉丁蟲已經超過233種,超過林試所、農試所和台中科博館的館藏。在高雄中山大學擔任老師的Martin博士來自捷克,鑽研昆蟲生態學,2018年首次造訪台灣受學生邀請採集甲蟲,發現許多種類的甲蟲,也因為台灣生物的有趣及美麗,後來決定來到台灣定居、工作…


環境生態紀錄片《蟲返山林》講述三位昆蟲愛好者透過採集及研究,對昆蟲棲地及環境生態有更深刻的體會,帶出棲地被破壞的事實,不僅生動地呈現出美麗的昆蟲世界,也流露出對環境的關懷,盼人們能以尊重的心,來愛護這片土地,這部片獲得原鄉踏查紀錄片競賽優選獎,也獲得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長影片組首獎的榮耀!

 

一般組優選《蟲返山林》

製作團隊︱朱彥銘

指導老師︱邱啓明(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系)

 

作品簡介:

吉丁蟲昆蟲專家王惟正與水生甲蟲專家劉興哲、Martin博士,持續透過研究與採集向大眾揭示了美麗的昆蟲世界,我們將跟隨三位昆蟲愛好者走訪山林與溪流之間,期待大家能以尊重的心對待我們的土地,並欣賞這些與我們共生共舞的美麗生物。本片以多處臺灣美景,建構出一個詩意的尋蟲之旅。

 

評審評語:

若踏查精神從人文情懷,或議題伸張為初衷,該怎麼承接關注焦點?本片借多角色的行為紀錄,累積豐富的知識量體,時間的敘事厚度,及完整的技術表現,深入關注核心,傳遞出的環境訊息,引人入勝。

 

 

【2021神腦原鄉踏查紀錄片競賽】頒獎典禮暨特映會花絮

神腦原鄉踏查紀錄片競賽鼓勵影像創作者詳實將人們的日常生活,轉譯為影像,以紀錄片形式完整且真實地表露這些獨一無二且珍貴的記憶,不僅重新認識身處環境,也將日常的覺察、動身實踐的改變,訴說給更多社會大眾知道,成為推動社會往前走的動力!競賽自2009年開辦以來,鼓勵全民以影代筆紀錄家鄉故事,涵蓋的題材廣泛,從人文鄉土、生態環境、藝文、社福等議題都有,有兒少、青年、一般組,不同年齡層以不同角度觀點,紀實刻劃心目中的家鄉。

 

更多獲獎紀錄片這裡看

【影刻台灣】環境議題成公投焦點!宜蘭這個部落擔憂空污侵害家園

【影刻台灣】揭開料理的秘密 從田地到餐桌的新煮藝

【影刻台灣】溼地孕育豐富生態系 水鳥寶寶長成記

 

更多精彩內容,請追蹤【神腦科技文教基金會】&【TheSENA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