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尾牙、春節圍爐餐桌上豐盛的料理,令人食指大動!但你認識餐桌上的佳餚怎麼來的嗎?產地、種植技術、食材的長成及採收等等,美味的背後蘊含了豐富的耕種文化及堅持……

料理的開始 是互助,是照顧

   一棟坐落在屏東瑪家鄉農田中的小工寮,有個可愛的名字叫做「小農餐桌」,在排灣族語是kakanan nua qemuma-quma,是在田裡吃飯的地方,這裡的女主人及男主人,是排灣族的目尼.杜達利茂與先生蘇志民,店面不大卻充滿傳統智慧的耕種技藝與飲食文化,他們與農民一起向土地學習,核心的精神即是「料理的開始,是互助是照顧」,將部落的自然食物,分享給更多人。

 回鄉扎根 挖掘土地的寶藏

  「食材就像一塊土地,當下有哪一種就可以做出各種料理。」小農餐桌的男女主人是紀錄片的主角,從一開始在花蓮擺攤經營,就是向小農採買食材,即興的製作出料理販售,而後夫妻倆決定回到目尼的家鄉,同樣秉持互助、照顧的初衷精神,他們開始重新認識家鄉,向部落長者、小農學習傳統食物耕作,像是山芋頭、南瓜、山藥、紅藜麥,也希望傳統食物結合料理的技藝,讓原住民料理可以不只有傳統的風味餐,能開創獨特的美味。夜市小吃常見的「小米甜甜圈」,就是將傳統糧食與現代料理結合,小農餐桌也有開設傳統料理工作坊,不僅是製作,更傳遞了作物的收成及傳統的技藝。

原住民文化發展 源於與土地共生

   原住民與土地的連結密不可分,生活中所面對的大小事,無論是飲食、器具等,都必須在土地、環境中努力找答案來解決,所以祖先留下了豐富的土地知識及智慧,而現今青年族人大多往都市打拼,這些只能口傳的文化,面臨到可能失傳的危機。榮獲第13屆環境生態特別獎的紀錄片《小農餐桌》由屏東大學原住民專班的蘇可恩拍攝製作,講述了「小農餐桌」想將文化傳承下來的歷程,從不了解文化到接觸傳統務農工作,再透過與大朋友、小朋友交流學習及分享,以「料理」為起點,替部落延續文化傳承的生機。

 

2021環境生態特別獎《小農餐桌》

製作團隊︱蘇可恩

作品介紹:

近年原住民族人開始看重自己的文化傳承,但每個人生活環境不同,所看向文化的面向和角度皆各有殊異,並沒有統一標準方式。透過拍攝記錄,以「小農餐桌」傳達他們的文化傳承理念。

影片記錄著,從不了解自身文化到藉由傳統務農來深入認識的生活過程,再透過與部落的人交流學習,到能夠在部落創造出文化產業的生機,以及讓更多人透過他們認識到傳統飲食文化。

評審評語:

藉一段「原民返鄉」的經驗,輕巧回應當代人類面對城市集中的自省與追求。不僅是經驗原鄉文化歷程的紀實,更藉此申論共享互助的生活體系,該如何建立,並得以延續。

 

【2021神腦原鄉踏查紀錄片競賽】頒獎典禮暨特映會花絮

更多環境紀錄片這裡看

【影刻台灣】香噴噴總鋪師手路菜 面臨傳承危機?

【影刻台灣】不能只有公投時關心環境 澳花村居民拒絕空污、求生存

【影刻台灣】經濟效益與家園衝突 聆聽拆遷的多元聲音

 

更多精彩內容,請追蹤【神腦科技文教基金會】&【TheSENA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