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過端午,划龍舟,敲鑼鼓,家家戶戶慶端午」,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將來臨,不論是中午立蛋或南北粽差異,都是大家打卡及討論的話題。開心吃粽之餘,注意別吃太多造成身體負擔喔!

  說到粽子口味繁多,湖州粽、紅豆粽、鹼粽、南北粽…種類多到10隻手指頭數也數不完,到底差別是什麼呢?粽子吃多了要如何消耗熱量?消化不良胃脹氣,又該如何減輕腸胃負擔?今天就來替大家解答疑惑。

盤點粽子5大派系!你是哪一派?

北部粽:將糯米與配料一起炒香後,包在竹葉裡,再以蒸籠的方式蒸熟,口味重香味濃。

南部粽:使用不放醬料的糯米與炒好的配料,一起包進粽葉後,再放入滾水中煮熟,口味較清淡。

廣東粽:可分為咸粽及甜粽。咸粽又分鹹肉粽、裹蒸棕,多以肥豬肉、鹹蛋黃、燒雞、叉燒、燒鴨、栗子等豐富的材料入餡。甜粽則有豆沙粽、梘水粽兩種,主要以蓮蓉、綠豆沙、紅豆沙等入餡。

湖州粽:號稱最具代表性的外省粽,以黏性強的圓糯米製成,外型多為長條型,同樣有甜、鹹兩種口味。

客家粽:蒸過的糯米飯加上香料,並以曬乾的麻竹葉包裹,再蒸掉竹葉上的水至糯米完全熟後便完成。

1顆粽子500卡 單車騎多久能消耗?

  由於傳統肉粽的製作方式繁複,加上內餡用料多,口感較為油膩,一顆傳統肉粽的熱量大約將近500大卡。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資料顯示,以60公斤的民眾為例,需要騎腳踏車157分鐘才能消耗。除此之外,肉粽有三高「高熱量、高脂肪、高膽固醇」,因此要特別注意食用份量。

粽子難消化 問題出在它身上

  粽子雖然應景又好吃,但為什麼有些人在吃完後會有脹氣、打嗝、胃謅謅等消化不良的問題呢?因為粽子主要製作食材為糯米,糯米跟一般白米的差異之處在於「澱粉特性」。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的資料顯示,由於糯米為「支鏈澱粉」,經烹煮過後會產生黏性且較不容易消化,因此易使腸胃功能不佳的人產生脹氣。

遠離胃脹氣 牢記4招保健康

  除了餐餐定時定量之外,記住以下4個日常保健方法,別讓胃脹氣影響一整天的好心情!

1閉上嘴巴細嚼慢嚥:一邊講話一邊大口吃飯,會造成大量空氣一起吃進肚子,導致脹氣跟著來。吃飯盡量閉口並且細嚼慢嚥,不僅可以仔細品嘗食物的味道,同時也可以增加飽足感!

2飯後不當趴趴熊:許多人都有飯後午睡的習慣,其實這個習慣要盡量避免!因為這時候胃裡的食物還沒有完全消化,趴姿會使胃部受擠壓,易導致胃脹氣。飯後走一走不僅可以幫助消化,同時也可以避免脂肪囤積!

3避免情緒起伏過大:壓力、緊張、焦慮也是導致胃脹氣、腸胃不適的兇手,不如在下班時間聽音樂、看電影等等,找到自己的紓壓方法,不要讓壓力影響到自身健康及生活。

4適量補充益生菌:除了調整飲食及生活習慣外,也可以補充益生菌、優格、優酪乳等富含好菌的食物,改善腸道菌叢生態,幫腸胃打好基礎!

端午不超重!5招聰明挑肉粽

  1. 看標示:注意熱量表標示方式,優先挑選熱量低或體積小的粽子。
  2. 挑食材:盡量選擇全榖雜糧的粽子,內餡選擇低脂肉類取代傳統肉粽。
  3. 減份量:建議可與親朋好友分食,避免過量飲食,同時也能增進感情。
  4. 搭蔬果:搭配新鮮蔬果來促進腸胃蠕動,達到天天5蔬果的均衡飲食。
  5. 少沾醬:過多沾醬易導致肥胖、代謝不正常,也增加罹患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風險。

​本刊不提供醫療建議、諮詢、診斷,或從事醫療行為。如您有健康狀況、使用任何藥物或醫療設備的需要,請您即刻就診或尋求醫療專業者詢問意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