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雅潔

 

1990年,政府的一紙管理辦法,默許登陸投資,

開啟了台商登陸淘金的風潮。回顧這30年來風起雲湧的歷程,

大陸台商或賺進了大筆獲利,或坐大了江湖地位,

成為21世紀東亞經濟崛起的頭號主角。

然而隨著兩岸關係、市場環境變化,

他們也必須開始向過去充滿機會的投資樂園告別,

轉身再見的,是一個更具挑戰的新戰場。

他問我會不會打牌?我說會啊!然後又問我說那去中國大陸好不好,我說好啊!我們的對話就是這麼簡單。」

巨大集團執行長劉湧昌位在即將於三月公開的中科園區巨大全球營運總部內,和《財訊》雙週刊採訪團隊分享一九九二年時,他被派往中國大陸的這一段關鍵對話。對話裡的另一位主角,是巨大集團前任執行長羅祥安。

當年巨大集團的西進決策,造就如今巨大集團的捷安特自行車穩站中國和台灣第一大自行車品牌,集團品牌總市占率也高踞全球前三;但相較於更勞力密集的成衣、製鞋、五金業者,巨大其實已經晚了幾年。早在八三年五月,中國國務院就頒發了《關於台灣同胞到經濟特區投資的特別優惠辦法》,為台商加碼其他外資所沒有的特別投資優惠。

對中投資痛點

山寨能力全球絕無僅有

不過,西進的台商大軍並非一路所向披靡。在九六年李登輝政府的戒急用忍政策下,再度限制台商對陸投資產業類別及規模。此外,大陸廠商也開始複製台商的經營模式和產品,分食市場大餅。

八八年就前往杭州投資的樺桐集團董事長謝智通,一開始以生產皮衣賺得大量外匯,但九四年就因為鄰近的大陸工廠挖角、大量仿製同類商品低價競爭,逼得他前往美國另覓商機後,改為製作沙發套。

但三年後,周邊的皮衣廠又全都轉型生產沙發套。為了甩開對手,樺桐集團因此幾乎三年就要一次大轉型,最終靠著高品質產品與高效率出貨,總算在高級家具訂製的國際市場上站穩地位。謝智通回顧這段歷程非常感歎,大呼「不是國軍無能,是共軍太強!中國的模仿力全世界絕無僅有!」

即使二○○○年台灣因政黨輪替,大陸投資政策由「戒急用忍」放寬為「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對登陸投資大幅度的鬆綁;中國方面也由於「入世」(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外資更為開放,但中國的「山寨文化」和削價競爭,至今仍是大陸台商或外資的最大痛點。

中華徵信所的研究報告指出,在中國大陸投資平均要三到五年才能有較大獲利機會,而想要穩定獲利,投資時間則要拉長到五年以上。對比上市櫃企業歷年大陸投資獲利情況及匯回金額的統計資訊顯示,這些西進資金的效益大約醞釀至二○○○年,上市櫃企業在大陸的投資收益合計開始突破百億元,○七年則首度突破千億元大關。

但是一直以來,上市櫃企業將這些投資所得匯回台灣的金額,始終不高。從登陸投資前十大上市櫃公司的數據更可清楚看出,這十家企業多年來累計匯回的投資收益,對照累計匯出投資金額根本不成比例。

好光景回不去

成本墊高釀台商出走潮

然而,台灣企業資金大舉西進造成的產業空洞化問題,卻逐漸浮現;另一方面,中國在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後,經濟實力更為堅強,陸企也開始崛起。學者分析,在中國經濟快速崛起後,大陸廠商素質提升,加上中國政府的刻意扶植,台企地位逐漸被陸企取代。

中國的社會結構也產生質變,土地及勞力成本逐年墊高,企業社會責任(CSR)更是不可迴避的議題。台商在這些面向除了與陸企競爭,也面臨與外資直球對決。

早期台商登陸所享受那遍地黃金的歲月,大抵至此告一段落,企業西進淘金的熱情也開始降溫。經濟部投審會執行祕書兼投資台灣事務所執行長張銘斌回憶,○七年起,核准登陸投資案件開始從每年數千件降至數百件,「新經濟改革、環保加嚴、《新勞動合同法》,逼得台商開始逐漸西移,配合政策往內陸搬,招商引資變成招商選資,發球權不再是在台商手裡。」

一○年,第一波大陸台商出走,由一向是投資趨勢風向球的製鞋業龍頭寶成、豐泰領頭,勞力密集及高耗能產業的台商紛紛將生產重心移出中國,遷往越南、泰國,甚至是印度、孟加拉。一六年蔡英文政府上任後,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加上一八年開始的美中貿易糾紛,掀起第二波大陸台商出走潮,這一次,連電子業都將整座供應鏈往台灣或東南亞搬,甚至直接到美國設廠。

中國新戰場

從製造走向服務,求精不求大

三十年來,大陸台商見證了中國在改革開放後,以高成長龐大市場吸引全球資金進駐的發展史。他們或以中國為生產基地,享受低製造成本優勢,坐大產業地位;或分食了十四億人口的消費商機,成為自身茁壯的養分。然而可以確定的是,那個只要勇往直前就能占得地盤的新大陸,已不復見;現在台商眼前的中國,已是截然不同的新戰場。

 

本文章由財訊授權刊載,詳文請至https://www.wealth.com.tw/home/articles/2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