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經常感到手腳冰冷,特別是天氣一變冷就更明顯?其實,手腳冰冷不一定只是天氣的問題,還可能與你的血液循環、新陳代謝,甚至生活習慣有關!今天就帶你了解常見手腳冰冷原因,以及如何有效改善,讓自己暖和起來!
常見手腳冰冷原因有哪些
(一)血液循環不佳
血液是我們身體的「暖氣管道」,當血液循環不好時,遠端的手腳就得不到足夠的熱量和氧氣,自然容易感到冰冷。長時間久坐、運動不足,甚至穿得太緊的衣服,都可能影響血液流動哦!
(二)新陳代謝太低
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個暖爐,新陳代謝負責提供熱量。如果你平常吃得少、運動少,或者體內的「燃燒效率」變低,身體熱量不夠,自然就會冷得快啦!
(三)體質問題
有些人天生體質就容易怕冷,比如貧血、氣血不足或甲狀腺功能低下,這些問題都會讓身體的「暖氣供應」不足,手腳也就特別容易冷。
(四)壓力大或睡眠不足
壓力大的時候,我們的自律神經容易出問題,影響血管的調節功能,讓手腳的血流變慢。同樣,睡眠不足也會讓身體無法正常運作,冷冰冰的感覺就更明顯了。
哪些人是手腳冰冷的高危險群?這五種人要注意
1. 女生們
女生容易手腳冰冷的原因,是因為女生的肌肉量通常比男生少,肌肉產熱的能力相對低,再加上女生常常有氣血不足的情況,所以特別容易感到四肢冰冷。
2. 中老年人
隨著年齡增長,身體的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效率下降,中老年人手腳冰冷的情況更常見,特別是冬天手腳冰冷的狀況會更明顯。
3. 久坐族
因為缺乏運動,血液循環沒辦法順暢運行等,都是常見手腳冰冷的原因。而上班族、學生或整天坐著不動的人,特別容易手腳冰冷。
4. 壓力大或睡眠不足的人
壓力大或熬夜會讓自律神經亂了套,影響血管的正常調節功能,讓手腳血液循環變慢,冷冷的感覺就找上門了。
5. 特殊體質的人
像是貧血、甲狀腺功能低下、低血壓或糖尿病患者,因為血液供應或代謝有問題,手腳冰冷的情況也會更頻繁。
手腳冰冷吃什麼?手腳冰冷怎麼補
改善手腳冰冷可攝取辛香料、含鐵、維生素E 的食物;辛香料可促進血液循環,又具有發汗、驅寒的效果。缺鐵性貧血易造成手腳冰冷,補充鐵質能改善手腳冰冷問題,維生素E 可預防血小板凝固,附著於血管壁,降低腦中風、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 肉類:牛肉、豬血、羊肉、鴨肉、鴨血、豬肝等含鐵豐富食物
- 辛香料:生薑、大蒜、韭、芫荽、肉桂、茴香、八角、辣椒、胡椒、蔥白
- 蔬菜類:紫菜、紅毛苔、髮菜、紅莧菜、紅鳳菜、金針花、菠菜、南瓜
- 水果類:櫻桃、桂圓、紅棗、荔枝
- 堅果類:杏仁、松子、黑芝麻
小提醒,為了避免攝取過多肉類,反而提高膽固醇,造成身體負擔,每餐建議攝取一掌心的蛋、豆及魚肉類代替肉類。
如何改善手腳冰冷?五招解決方法
(一)穴道按摩改善手腳冰冷
- 大椎穴
功效:按摩此穴位可通絡散寒,並預防感冒。
位置:正坐低頭時,後頸部下方最凸出的骨頭的凹陷處
- 足三里穴
功效:提高免疫機能,增強抗病能力。
位置:在小腿上,將腿部彎曲,可看到在膝關節外側有一處凹陷,便是外膝眼,從外膝眼直下四橫指處便是足三里穴。
- 勞宮穴
功效:促進氣血循環,保護心臟
位置:握拳屈指時,中指指尖對應的掌心處。
(二)泡澡改善手腳冰冷
冬天血液循環不良常是導致手腳冰冷的原因,可以透過泡澡或泡腳來改善,水溫控制在手指輕觸溫熱不燙為原則,浸泡15 ~ 20分鐘,就能讓血液流動更為順暢。
(三)早睡晚起
作息方面,因為現代人常熬夜晚睡,導致陽氣過度耗損,特別是冬天盡可能「早睡晚起」,白天等日出後在外出活動以避免著涼。
(四)握拳操
以一秒握拳、一秒張開的速度,每天重複做100次,有助於血液在手和手指中循環。
(五)適當運動
每天運動 15 分鐘可強化免疫系統,血液循環,散步、慢跑等低強度的運動,可將血液打回心臟,有助於打通阻塞部位;但應避免一下子健走,緊接著又跑步,避免流汗反而使身體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