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病是近代的疾病,目前已可有效控制、治療及預防,並非絕症!不過長期來社會對愛滋病仍貼上負面標籤,或對愛滋病有錯誤的觀念,為喚醒民眾警覺、傳遞正確愛滋傳染防治觀念,公益團體、醫護團隊做了許多努力…

愛滋病是什麼?

愛滋病就是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的簡稱,病毒會破壞人體原本的免疫系統,使病患的身體抵抗力降低,當免疫系統遭到破壞後,會比一般人更容易得到各種感染性疾病,嚴重時會導致病患死亡。

愛滋病症狀為何?

愛滋病症狀可以分為初期和後期症狀,在初期感染階段,大多數人可能並未出現顯著的症狀,或者症狀非常輕微,因此容易被忽視。包括發燒、頭痛、乏力、淋巴結腫脹、喉嚨痛、肌肉和關節痛,以及皮膚出現紅疹。通常在感染後的2至4週內出現,但並非每個感染者都會經歷這些症狀。

 

隨著愛滋病病情發展,後期症狀可能發生在幾個月或幾年後,因為免疫系統受損所造成的身體狀況,包括頻繁的感染、體重減輕、長時間的疲勞感、發燒和夜間出汗。其他常見的症狀包括慢性腹瀉、持續性的淋巴結腫脹、皮膚病變、口腔或生殖器潰瘍等。最終會導致愛滋病症候群(AIDS),免疫系統嚴重受損,可能出現嚴重的體重減輕、嚴重的慢性腹瀉、白血球減少、神經系統問題以及多種感染引起的併發症。

 

愛滋病傳染途徑為何?

愛滋病傳染主要是透過血液或體液(精液、陰道分泌物、母乳)接觸黏膜或皮膚傷口而傳染的,傳染途徑有以下:

1. 性行為傳染:

與愛滋病毒感染者發生不安全性行為(沒有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及水性潤滑液),包括口交、肛交、陰道交或其他體液交換方式,均有受愛滋病毒感染的可能。

2. 血液傳染:

(1) 輸進或接觸被愛滋病毒污染的血液、血液製劑。

(2) 與愛滋病毒感染者共用針具(針頭、針筒、稀釋液)或刮鬍刀、牙刷...等尖銳器具。

(3) 接受愛滋病毒感染者之器官移植。

3. 母子垂直傳染:

感染愛滋病毒的母親,也可能經由懷孕、生產及哺餵母乳等過程,由母體直接將愛滋病毒傳染給新生兒。

與愛滋者共用馬桶、餐具、電腦,擁抱、握手、親吻、游泳、同居等行為,並不會被造成感染,但若是使用牙刷或刮鬍刀造成出血,與他人共用則是有機會感染愛滋病毒。

 

懷疑得HIV?愛滋病篩檢在家或醫院都能輕鬆做

從感染愛滋病毒到可以被檢查出來的時間,稱為「空窗期」,一般而言,大約3-12週,不過空窗期時體內已存在病毒,仍具傳染力,如與他人發生不安全性行為後篩檢為陰性,還是懷疑自身是否受感染,可在空窗期後再次檢驗,並避免於該區間與他人發生不安全性行為。

若您有性行為,不論您是否有無固定性伴侶,建議至少需要進行1次檢驗;若您有無套性行為,則建議您每年至少進行1次檢驗;若您有感染風險行為(如與人共用針具、多重性伴侶、合併使用成癮性藥物、感染性病等),則建議每3至6個月檢驗1次。

到院篩檢

全臺各縣市之醫療院所、衛生局所及部分民間團體都可以篩檢愛滋病毒,如果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資料,可搜尋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查詢匿名篩檢相關資訊,您可以查詢離家近的檢驗點進行預約後做篩檢。

自行篩檢

可以透過以下這3個方法領取篩檢試劑。

1.實體購買通路:您可以前往合作民間團體、衛生局(所)等支付費用後取得試劑。詳細的試劑提供地點,可至疾管署活動網站查詢。

2.網路訂購超商取貨:可至疾管署活動網站 ;訂購後,選擇離家近的便利超商通路支付費用後領取訂購之篩檢試劑。

3.自動服務機:可至疾管署活動網站 查詢自動販賣機的地點。

*愛滋自我篩檢試劑操作及結果判讀:可參閱疾管署活動網站

 

需要注意的是,愛滋病的症狀並不是每個感染者都會相同,而且初期症狀可能非常模糊,容易與其他常見疾病混淆。因此,任何懷疑感染HIV的人應盡早進行檢測和諮詢醫生,以確保及時的診斷和治療。預防愛滋病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是避免高危性行為,使用安全套,並接受定期檢測。

 

每年12/1是世界愛滋病日

自1988年起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每年的12月1日為「世界愛滋病日」,鼓勵各國透過不同管道和方式,來對愛滋政策的發展、愛滋病疫苗的研究、社區愛滋之預防教育、感染者及病患之醫療照顧與支持等。截至今年10月,本國籍累積愛滋感染者通報人數為44,033人,發病人數為21,434人,HIV感染者主要為年輕族群。雖然有四萬多人通報,但卻有八千多人因為感染HIV過世,愛滋病感染者常被貼上性行為不健康的標籤,忍受身體不適,還得受社會歧視,很常發生延誤就醫、被拒診的情況,可能會導致病情更加嚴重。
 

6/27全民愛滋篩檢日 三篩五步捍衛健康

據調查,每年寒暑假是感染愛滋的高峰期,為促進愛滋篩檢率,疾管署與紅絲帶基金會合作,響應美國國家愛滋病患者協會(NAPWA)發起的6月27日「全民愛滋篩檢日」,呼籲各界共同防治愛滋、提高篩檢率、降低病毒傳播。紅絲帶基金會提出「三篩五步、愛滋止步」的觀念提醒民眾接受愛滋篩檢,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態。


三篩:

「篩檢愛滋知識是否正確」、「篩檢性行為有無風險」及「篩檢血液是否感染」。

 

五步:

1.查知識:查詢愛滋相關知識,認識愛滋傳染途徑及預防方式

2.想行為:想想是否曾有無保護的性行為、使用毒品或共用針具或稀釋液等風險行為。

3.問風險:詢問專業意見並尋求幫助,避免獨自面對壓力

4.驗血液:在風險行為之空窗期後進行血液篩檢,確認感染狀況

5.防感染:愛滋是100%可預防的疾病,只要落實對愛滋的警覺、阻斷愛滋汙名及歧視、使用保險套、篩檢與預防性投藥、毒品教育防治,即可免於風險。



破除愛滋病3大迷思


(1)擁抱握手會感染愛滋病?NO。

愛滋病毒是藉由體液及血液交換傳染而來。


(2)愛滋病是絕症嗎?NO。

按時治療,能降低病毒量控制病情,回歸正常生活。

 

(3)同志較容易有愛滋病?NO。

只要有不安全的性行為,不論性向,都有風險。

 

關懷愛滋病友的守護天使-臺中榮總謝佳吟個管師

愛滋與台灣社會已共存超過30年,在社會上仍充斥許多歧視及汙名,使得感染者不敢主動篩檢、害怕看醫生,像是不能說不出口的禁忌,但其實愛滋沒有那麼可怕!

台中榮總愛滋個管師謝佳吟,在愛滋防治領域上深耕逾10年,照護了千名愛滋病友,最大的夢想是「讓愛滋病友可以大方無懼的說出自己有愛滋病,但不會被歧視」。照護過無數病友,謝佳吟清楚知道唯有撕去疾病的標籤化,才能解決病友的困境及難題。

運用護理的同理心、視病如親,她努力花了許多時間及方法,走進病友們的心中,讓病友願意敞開心房,更曾經挽回過一個感染愛滋的年輕男大生的生命,也幫助病友重拾生命的價值及意義。創新多元的照護模式,幫助病友生理、心理層面的整合照護,像是辦理教育訓練課程、藝術治療、建置支持系統-聯合病友會,大幅降低病友憂鬱程度由46%有效降低到23%,90%的感染者服藥後病毒量測不到,照護期間病友成效為98%,成效優於國際。

第12屆南丁格爾獎績優奉獻銀獎

臺中榮民總醫院 謝佳吟 愛滋個案管理師

「我們懷著尊敬的心,感謝護理人員的投入,在艱難的環境中,仍擁有專業與高度愛心,就像媽媽一樣。」─慈月基金會創辦人暨董事長 林保雍

 

創辦人林保雍以母為名,創立慈月基金會,致力於改善護理環境,2012年起舉辦「南丁格爾獎」,成為全台首個由民間團體自發性頒發給護理人員的獎項,今年邁入第12屆,盼透過南丁格爾獎拋磚引玉,讓大眾給予更多尊重及鼓勵。

 

延伸閱讀

【台灣守護者】跋山涉水的原鄉守護者 24小時照護不停歇

【台灣守護者】守息護命用愛陪伴 長照裡的呼吸守護者

【台灣守護者】居家照護點亮弱勢希望 雙手溫柔支撐生命的力量

 

更多精彩內容,請追蹤【慈月基金會南丁格爾獎FB】 & 【慈月基金會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