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M1 登場

在今日(11/11)凌晨「One More Thing」發表會上,Apple 發表了新款的 Mac,正如 Apple 在 WWDC 所預告的一樣,新款的 Mac 採用了 Apple 自有晶片(Apple Silicon)「Apple M1」,和「A14 仿生晶片」一樣,這款處理器是第一款採用先進 5 奈米製程技術打造的個人電腦晶片,Apple M1 的 4 個高效能核心與 4 個高效率核心所帶來的效能功耗比(performance per watt)極為強勁。

而如同在六月的 WWDC 上所宣布的一樣,就算從 Intel 轉移到 Apple M1,使用者也不需要擔心沒有應用程式可以使用,開發者可以開發 Universal apps 同時提供給 Apple M1 或者 Intel 的 Mac,如果 apps 還沒有 Universal 版本,則可透過 Rosetta 2 技術來模擬使用,既然採用了 Apple 自有晶片,Mac 現在也能直接執行 iPhone 與 iPad 上令人喜愛的 apps。

一次更新三款 Mac

首批採用 Apple M1 晶片的 Mac,按照發表順序分別有 MacBook Air、Mac mini 以及 13 吋MacBook Pro。

Apple M1 版 MacBook Air

首先來看看 MacBook Air,採用 Apple M1 晶片的 MacBook Air 同樣使用了 13.3 吋 Retina 顯示器但由全標準廣色域(sRGB)升級為 P3 廣色域,並擁有 Touch ID 指紋解鎖功能、巧控鍵盤還有在 MacBook 系列上備受好評的力度觸控板,連接埠也仍然是兩個傳輸速率可達 40Gb/s 的 Thunderbolt 3 埠,雖然外觀乍看之下跟 Intel 版本很像,但採用了 Apple M1 晶片的 MacBook Air 不僅是無風扇設計且支援 Wi-Fi 6,續航也大大提升,無線上網時間最長可達 15 小時,而透過 Apple TV app 播放影片則可長達 18 小時,與 Intel 版本相比分別多出了 4 小時與 6 小時。

MacBook Air 起始規格為 8核心 CPU 與 7 核心 GPU 的 Apple M1晶片搭配 8GB 記憶體、256GB SSD 儲存空間,售價 30,900 元起,Intel 版本則自官網下架。

Apple M1 版 MacBook Pro

MacBook Pro 這次則以 13 吋的兩個連接埠版本的入門款,作為第一款採用 Apple M1 晶片的 MacBook Pro 產品,和 Intel 版本一樣是 13.3 吋 Retina 處理器且具備了觸控列(Touch Bar)與 Touch ID,並具備兩個 Thunderbolt 3 埠,但新增 Wi-Fi 6 支援且續航更為強勁,無線上網最長可達 17 小時,而透過 Apple TV app 播放電影則能達到 20 小時,與 Intel 版相比提升了將近一倍。

售價則為 39,900 元起,起始規格為 8GB 記憶體、256 GB SSD 儲存空間。Intel 版本目前官網只剩下 4 個 Thunderbolt 3 連接埠款。

Apple M1 版 Mac mini

採用了有 8 核心 CPU、8 核心 GPU 的 Apple M1 晶片的 Mac mini,起始規格和 MacBook Air、MacBook Pro 一樣是 8GB 記憶體以及 256GB SSD 儲存空間,最高可達 16GB 與 2TB SSD。在顯示器方面則能支援 6K 顯示器,所以 Apple M1 版的 Mac mini 可以跟 Pro Display XDR 搭配使用。

不過 USB-C 連接埠數量從原先的四個減少成了兩個,還好兩個 USB-A 埠、HDMI 2.0 埠以及乙太網路都還在,Mac mini 售價 21,900 元起。而因為 Apple M1 晶片採用了統一記憶體,所以 Apple M1 版 Mac mini 無法自行加裝記憶體,但別擔心,採用 Intel 處理器的 2018 年款 Mac mini 仍有販售。

採用 Apple M1 晶片的 MacBook Air、MacBook Pro 還有 Mac mini 在美國今天即可開始預購,下週就會上市,台灣的部分則有待宣布囉。

而在新款 Mac 們都發表之後,Apple 也宣佈了 macOS Big Sur 的正式發佈時間為台灣時間 11/13,想體驗「AirPods 自動裝置切換」、新「通知中心」的使用者,屆時記得去更新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