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散後的龍發堂,情緒失控、疾病纏身的93位堂眾,近一千個日子裡,在高雄長庚的白衣天使照護下,逐漸重拾人性尊嚴,勇敢地走向社會…

鐵屋裡的吶喊-龍發堂解散後安置問題

存在近半世紀的龍發堂,早期為收容精神病患的機構,非於正式醫療體系內,2018年爆發阿米巴痢疾及肺結核群聚感染而政府介入強制解散,當下的五百位收容者的安置問題,成為這些家屬最大的擔憂,不知道該何去何從。高雄長庚醫院接下重擔,收治93位龍發堂堂眾,除了排解家屬照護顧慮,提供精神醫療體制的專業治療及照護,首要之務解決長時間群體生活染有阿米巴痢疾與肺結核的病人,將入院的患者分級、分流照護,採取嚴密防疫措施,細心指導個人衛生及環境清潔。收治最多位龍發堂病患,充分發揮實證護理精神,使病人恢復身心健康的生活,獲頒第九屆南丁格爾獎團體金獎。

    

堂眾心心念念想著家 護理師建造如「家」的治療環境

「家」是最舒適的空間,令人感到最安心的場域,龍發堂患者在進入高雄長庚精神科初期,護理師發現他們非常想念家,設計出擬真的居家環境,包括客廳、餐廳、臥室、書桌、洗衣機等,也結合社區資源,讓志工帶陪伴寫家書,訴說對親人的思念及情感,護理師如家人般陪伴病人至超市購物、郊外踏青、舉辦慶生會、聖誕節交換禮物、中秋節猜燈謎、模擬選舉等,滿足病人對家的需求及增進社交能力,讓復健及治療的成效更為顯著。

 

走入社會增強人際互動 重見人生新希望

「親愛的爸爸:我在高雄長庚,這裡的醫護人員對我很和善,就像家人一樣,不用擔心我,天氣冷了,你要穿暖暖,我在這裡不愁吃穿,生活井然有序,每天有畫圖作業、玩樂器,在這裡老師幫我們上課,我會好好照顧自己,我很想念你,祝一切順心!」一封龍發堂患者寫給家人的書信,感受到護理師提供家的溫暖,也更勇敢的對家人說出心中的愛。

 

曾經,龍發堂的解散,造成大眾許多的憂慮,安置收容的問題解決了,更困難的是治療教化,太多的束縛綑綁了病患及家屬,面對特殊的精神科個案,高雄長庚護理團隊發揮專業,走進病患心中,引領他們走向人生的新道路,給予病患及家屬更多信心及勇氣,實現自我理想、重新融入社會!


「我們懷著尊敬的心,感謝護理人員的投入,在艱難的環境中,仍擁有專業與高度愛心,就像媽媽一樣。」─慈月基金會創辦人暨董事長林保雍

創辦人林保雍以母為名,創立慈月基金會,致力於改善護理環境,2012年起舉辦「南丁格爾獎」,成為全台首個由民間團體自發性頒發給護理人員的獎項,今年邁入第九屆,盼透過南丁格爾獎拋磚引玉,讓大眾給予更多尊重及鼓勵。

 

延伸閱讀

【台灣守護者】不為人知的防疫秘辛 無私付出的白衣天使

【台灣守護者】深入偏鄉20年 陳冠分不分日夜投入救援第一線

【台灣守護者】靈的守護者 張淑蘭打破文化魔咒 為耆老善終

 

更多精彩內容,請追蹤【慈月基金會南丁格爾獎FB & 【慈月基金會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