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即使再相似,終究不是故鄉

      中秋節是團圓的日子,家家戶戶都會返鄉團聚,一起烤肉、賞月吃月餅,但許多遠在離家千里之外工作、只有休假才能返鄉的台商,卻只能滿懷著思念,眺望家的方向。

  因為家中經濟負擔的壓力,試圖到外面闖闖的戴裕益,前往了大陸工作,原本只是想待個三、五年,做不下去的話就回家,但誰也不知道這一待,就是十八年。江蘇昆山雖然因為台商西進而快速發展,充斥著來自台灣的地名、食物,跟台灣相差無幾,但是對於戴裕益來說,這裡終究不是自己長大的故鄉。

  戴裕益心中的想念一言難盡,看著每次返鄉一定要去的南門市場,逐漸沒落,走到從小吃到大的麵攤,映入眼簾的,盡是與爸爸相處的回憶,他細細品嘗著碗中熟悉的味道,感嘆著昆山雖然也有相似的食物,但終究不是家鄉的味道。

  近鄉情怯是什麼?戴裕益隨著年紀的增長,有著深深的感觸,因為,每一次好不容易的團聚,代表著幾天後,又要重新再分離一次,心中也不斷想著,在這近二十年不斷往返兩岸的日子裡,錯過許多能與家人一起創造回憶的機會……

 

2017神腦紀錄片競賽 社會組金牌 《幾種味》

 

離鄉背井50年 汝森爺爺的返家路

  除了在外辛勞工作、離鄉背井的台商,還有一群人,可能這輩子連團圓都沒機會。

  王汝森,出生在除夕夜,家中從事著米的買賣,在兩岸局勢動盪不安之下,民國三十八年隨著國民政府來台,從炮兵作起開始了截然不同的軍隊人生。當時的阿兵哥薪水很少,還得接受外界對軍人、外省人身分的指指點點,直到遇到真愛張寶貴,小倆口相愛結婚卻被整個村莊看不起,婚後,汝森被派去馬祖第一線駐守,張寶貴一邊照顧五個小孩、一邊打零工賺錢,家中修建房屋、油漆,通通全部自己來,只盼望丈夫能無後顧之憂。久久才能回家一次的王汝森,公事包裡總是裝滿黑黑的水果,在孩子眼中感覺不新鮮的水果,直到長大後,才知道,原來,那都是爸爸的愛。

  離鄉背井五十年的王汝森,好不容易在兩岸開放後,終於踏上了回家的路,但一切已人事已非,深愛的爸媽已經離開人世,而這個家鄉,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家鄉了……

 

2017神腦紀錄片競賽 中學組金牌 《蕃薯葉上的秋海棠碎片》

 

用鏡頭寫下自己的故事 重新探索心中「家」的樣貌

  在鏡頭下看見長輩們用落寞神情訴說著孩子們從不曾瞭解的這一切,或許是大人們覺得是過往雲煙而輕描淡寫,也或者是怕太傷感而不願提起的往事,但對孩子們來說,哪怕只是一個回憶,都能幫助他們更了解這塊土地、自己的家人,探索著屬於「家」的一部分。神腦科技文教基金會十年來以關懷土地、人文傳統為出發點,不斷地鼓勵大小朋友主動探索身邊大小事,並運用手機、平板紀錄下這片土地的轉變,替下一代留存更多屬於台灣的記憶,今年的原鄉踏查紀錄片競賽徵件倒數中!歡迎大家踴躍報名參加,與我們分享你眼中的台灣。

2019原鄉踏查記錄片競賽徵件倒數中>>點我立即報名

 

延伸閱讀

【影刻台灣】人口荒!僅剩耆老的部落 傳統延續成難題!

【影刻台灣】國小生齊力做環保 還家園一個清淨

【影刻台灣】讓孩子多元發展 不只會念書還有一技之長

 

 

更多精彩內容,請追蹤【神腦科技文教基金會】 &  【TheSENA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