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在台灣是相當常見的健康問題,許多人從早晨睜眼就開始發作,噴嚏狂打不止,咳嗽、鼻水、搔癢等症狀讓人難以忍受,各種過敏症狀加劇,可能引起皮膚紅疹、氣喘,甚至產生呼吸困難的危險。
什麼是過敏?
過敏不只是一種疾病,更是一種身體自我保護的反應,指的是免疫系統對於環境中的一些物質產生過度反應。當具有過敏體質的個體接觸到環境中的過敏原時,會產生大量的免疫球蛋白E(IgE),又被稱為過敏性抗體,此抗體可以進而刺激身體產生過度的發炎反應,引起過敏症狀,例如蕁麻疹、嘔吐腹瀉、過敏性鼻炎或過敏性氣喘,嚴重甚至死亡。
為何會過敏?誰是過敏的高危險群?
具有過敏體質的人皆是過敏疾病的高危險群。過敏體質的由來,與先天遺傳、後天飲食及生活環境等多重因素有關。通常,過敏現象從孩童時期就開始,然而仍有部分過敏者在年紀較大時才出現;據統計,從20~40歲間,是過敏症狀出現的高峰期,且隨著年紀增長與環境的改變,每個人的過敏原種類、過敏症狀或程度也會有所轉變;換言之,一旦具有過敏體質,從出生開始便受到過敏性疾病的威脅,且有相當高的機率持續終生。
常見的過敏原有哪些?
根據研究,目前台灣常見的過敏原包括:
- 吸入性過敏原:塵蟎、蟑螂、黴菌、花粉、動物毛屑、家塵。
- 食物性過敏原:牛奶、雞蛋、花生、小麥、海鮮、堅果類。
- 接觸物:毛髮、染料、化妝品、常青藤、錢幣中的鎳、手套中的乳膠。
- 其他:昆蟲的毒液。
可以透過抽血檢驗了解過敏原,一旦知道對什麼過敏,就可以預防並處理它所引起的疾病。
如何改善過敏 4 招對抗過敏困擾
(一)遠離食物過敏原
許多食物中都可能藏有誘發組織胺分泌的過敏原,像是:
- 海鮮類:蝦、蟹、魚類
- 水果類:芒果
- 堅果類:花生、核果、芝麻
- 乳製品:牛奶、蛋
- 大豆製品與麩質
每個人對過敏原的反應不同,因此需要特別留意自己容易過敏的食材。此外,挑選海鮮時務必確保新鮮,避免因細菌滋生而加劇組織胺的釋放,造成身體不適。
(二)減少精緻加工食品的攝取
加工食品通常含有色素、香料、人工甘味劑、防腐劑等添加劑,這些成分可能會誘發或加重過敏反應。另外,含有飽和脂肪與糖分的精緻食品也會加重身體的發炎反應。因此,建議以天然、原型態的食材為主,減少加工食品的攝取,讓身體負擔減輕。
(三)攝取抗發炎食物
選擇具有抗發炎和抗氧化作用的食物,有助於提升免疫力並減緩過敏反應。推薦以下幾類營養素:
植化素:槲皮素、木犀草素
來源:洋蔥、蘋果、花椰菜、芹菜、萵苣
功效:抑制組織胺分泌、減輕過敏反應
維生素 C:
來源:彩虹般的五色蔬果(像是柑橘、莓果等)
功效:抗氧化、抗組織胺、減緩發炎
Omega-3 脂肪酸:
來源:油性魚類(如鮭魚、鯖魚)或魚油
功效:抑制發炎因子、調節免疫系統
建議:每週吃 2-3 次魚類或補充魚油
(四)選擇合適的益生菌
過敏改善常聽說要吃益生菌,但要挑選正確的菌種才能發揮效果。以下四種經臨床證實的菌種,對於改善過敏體質特別有效:
- 乾酪乳酸菌 (Lactobacillus casei,C菌)
- 副乾酪乳桿菌 (Lactobacillus paracasei,LP菌)
- 鼠李糖乳桿菌 (Lactobacillus rhamnosus,LGG菌)
- 比菲德氏龍根菌 (Bifidobacterium longum,B菌)
在挑選益生菌產品時,務必確認是否含有以上菌種,並搭配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穀類,幫助益生菌在腸道中繁殖,進一步提升免疫力,調整過敏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