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其實保護膝蓋最好的方法並不是都不動,而是要做對的運動訓練,讓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後側大腿肌肉、小腿肌肉更強健,穩定膝蓋動作,就能減少膝蓋疼痛的狀況。
以為「不動」是膝蓋保養的不二法門 其實要靠運動
其實關節每天都會產生很多代謝物,這些代謝物有些是關節的潤滑液,有些是老舊的細胞,透過身體正常的新陳代謝排出去,讓關節可以正常的進行動作、維持日常活動。
但要能夠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還是那句老話「要活就要動」,如果因為害怕膝蓋受傷而不運動,其實關節物質會因為缺少外力的刺激而無法代謝,反而更容易造成關節炎;而且關節炎之後,又因為怕痛而更不動,結果變成惡性循環,適當的運動才是可以保護膝蓋的方式。
愛護膝關節不可少 正確的動作才能保護膝蓋
膝蓋如果是正確彎曲的話,並不會傷到。像是我們蹲在地上,膝蓋彎曲的幅度很大,但卻不會覺得不舒服;但如果我們蹲下來的時候,用力夾緊膝蓋再蹲,就會覺得很難蹲,那是因為膝蓋的「內側皺壁」被骨頭夾到,而疼痛的感覺就來自這裡。
所以彎曲的時候,「施力點」要正確。不能感覺好像都是小腿在施力,這樣膝蓋就容易夾到內側皺壁。應該要將重心跟施力的位置放在大腿上。而且彎曲的時間不要持續太長,「間歇式」的壓力更能刺激軟骨更新。
所以在慢跑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跑步姿勢,不能彎腰駝背,必須配合呼吸的節奏一步步的往前進;騎腳踏車時,則建議調高椅墊,讓膝蓋在出力的時候可以完全打直。
而容易被人忽略的「游泳」,看起來好像對於膝蓋很有保護,但其實在腳打水的時候,如果沒有注意施力點,一樣用小腿施力,膝蓋一樣容易受傷;而蛙式的踢腳,也要注意畫圓回來的時候,是要用大腿的力量。
保護膝蓋6撇步 降低膝蓋受傷風險
人就是不動才加速老化,如果不放心自己運動有沒有做對,以下6大保護膝蓋的小撇步,能預防膝蓋受傷風險:
(一)運動前熱身
不管是什麼運動,都一定要做好暖身與收操的動作,特別是運動前熱身,活動關節,增加肌肉與韌帶的彈性。
(二)從簡單的開始訓練
想要強化膝關節,最好的辦法就是透過訓練,但對於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來說,剛開始真的是力不從心,建議可以從生活小細節開始改變,像是早一點起床做伸展操,或是不搭電梯、改走樓梯,但記得上下樓梯時要慢慢走,並且扶著樓梯把手,以免跌倒。
每週運動至少3次,每次約30到60分鐘,且可以重訓搭配有氧,以及上肢與下肢交替訓練,有助於增加肌肉量,並訓練核心、提升心肺功能。特別是透過重訓,強化股四頭肌、大腿前側、大腿後側等腿部肌群,刺激周圍的肌肉,提高膝蓋的穩定性,減少膝蓋磨損。
(三)重量不要太重
爬山的時候登山包背越重,膝蓋承受的壓力就越大,那麼平常健身的時候,不要一次就拿太重的啞鈴、槓鈴等來練習,否則會讓膝蓋受傷。一定要循序漸進、保持正確姿勢,避免操過頭,讓膝蓋慢慢適應壓力,這樣才能保護膝蓋。
(四)避免節奏太快
如果一次衝太快,像是路跑的時候為了最佳成績,中途都不休息,超出個人能力範圍,反而讓膝蓋過度磨損,記得不要衝太快,腳步放慢、適當休息,才可以走更遠的路。
(五)戴護具
有些年長者認為每天穿上護膝就是最佳的膝蓋保養方式,但其實比較建議運動的時候再穿就好,因為平常都戴護膝,會讓局部加壓、排汗不暢,會影響膝蓋的新陳代謝,容易加速疲勞。
(六)收操拉筋不要少
運動後花個5到15分鐘做點收操,伸展今天運動的肌肉。訓練的時候記得放鬆繃緊的肌肉,拉長肌肉纖維,才能增加肌肉的彈性,降低受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