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發現手麻掉了,把手甩一甩就當沒事了嗎?如果你經常有手麻的狀況,可別小看它。手麻的狀況可大可小,可以是循環不良造成,但也可能是疾病所導致的,如果經常感覺手麻的話,建議就醫檢查找出病因與治療。

為什麼會手麻

引起手麻的原因很多,可以分為神經性及血管性的問題。手麻通常是周邊神經(peripheral nerve)受到壓迫或發生病變時,身體發出的警訊。手部神經有尺神經(ulnar nerve)、正中神經(midian nerve)、橈神經(radial nerve)和臂神經叢(brachial plexus),只要神經受到壓迫就可能產生麻木感。

手麻可能是缺乏這類營養素

缺乏維生素B12可能是造成手麻症狀的原因之一,維生素B12是一種關鍵的營養素,對於身體的神經系統運作和紅血球形成很有幫助,如果你的飲食長期缺乏維生素B12,會影響身體機能的正常運作,進而導致手部感覺異常。

維生素B12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如肉類、家禽、魚類、乳製品和蛋類,而長期素食者可能會面臨維生素B12不足的風險,因為植物性食物中幾乎沒有這種維生素。

除了飲食因素外,吸收問題也可能導致維生素B12缺乏,一些胃腸道疾病,如胃潰瘍或腸道疾病,可能會影響維生素B12的吸收,此外某些藥物如胃酸抑制劑或治療糖尿病的藥物,也可能干擾維生素B12的吸收。

減緩手麻3步驟

經常使用3C,可常做手腕伸展、彎曲的拉筋運動,每套動作可重複做10到20次,手腕會比較舒服。睡姿勿趴睡,須注意枕頭高度,須能維持頸椎正常弧度。

  • 先做伸展:手肘伸直,以一手輔助,把另一手的手指往上壓,數10到15秒。
  • 再做彎曲:同樣手肘伸直,以一手輔助,把另一手的手指往下拉,數10到15秒。
  • 調整睡姿:平躺時,枕頭高度,要能讓額頭跟下巴的連線,剛好與床面平行。

5招預防睡覺手麻

手麻問題可大可小,為了避免手麻狀況造成身體不適,甚至影響到睡眠,我們可以透過5招日常生活就可以做的事,預防睡覺手麻:

(一)調整睡姿

最好的睡姿是平躺/仰躺,雙臂向上、往兩側伸展,可以減少造成頸椎壓力以及壓迫到肩膀、手肘、正中神經。儘量不要趴睡或蜷曲側睡,容易造成腕隧道症候群,還會壓迫到肩頸、手肘神經,建議午休可以用頸枕往後靠在椅子上,或搭配午睡枕、小抱枕趴在桌上,避免直接用手當枕頭。至於偏好側睡的話,可以抱著一個枕頭或抱枕,防止身體蜷曲增加腕隧道壓力,或配戴護腕,保持手腕中立。

(二)減少頸部不良姿勢

減少低頭使用3C的時間,避免頸部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造成頸椎壓力,加速頸椎骨退化。

(三)頸椎伸展運動

多活動頸部,做頸椎伸展運動,可以減少頸椎壓迫。眼睛直視前方,左手繞過頭頂,輕壓右耳,讓頭部往左邊靠近,停留約5秒後換邊;接著讓頭往前低、靠近胸口,維持5秒後,再往後仰到極限位置,停留5秒,左右前後重複動作,舒緩頸椎壓力。

(四)手部伸展運動

將五指張開垂直壓在桌上,維持5秒;接著握拳5秒,再將五指張開,重複動作,伸展手部、預防手麻。

(五)高度適中的枕頭

挑選高度適中、適合自己的枕頭,避免枕頭過高、過低,壓迫頸部神經、血液循環不佳。

 

本刊不提供醫療建議、諮詢、診斷,或從事醫療行為。如您有健康狀況、使用任何藥物或醫療設備的需要,請您即刻就診或尋求醫療專業者詢問意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