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腸病毒適合生存於濕熱的環境,位於熱帶、亞熱帶的台灣一年四季都有感染案例,一般到了3月下旬、天氣慢慢轉熱,病例會慢慢增加,5、6月是高峰,7、8月會稍稍下降,但到了9月開學季,會有另一波感染潮。

腸病毒(英文:Enterovirus)是一群會存在於人類腸道中病毒的總稱,因為透過腸胃道傳染且有腸胃道症狀,所以稱為腸病毒,包括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等都屬於腸病毒的一類;而較常引起嚴重症狀的,則包括腸病毒71型與腸病毒D68型。 

腸病毒症狀大人小孩兒童大不同 你知道怎麼分嗎?

根據疾管署資料,腸病毒感染潛伏期約為3~5天,經過7~10天的病程之後通常會慢慢自己痊癒,較常見的典型症狀包括口腔與手腳出現水泡潰瘍、合併發燒等,不過多數感染者尤其是成人,感染腸病毒不會出現症狀,或只有不明顯、類似一般感冒的輕微症狀;兒童則可能出現以下症狀:

  • 發燒
  • 食慾不佳
  • 活動力下降、躁動不安
  • 皮膚出現紅疹
  • 腹瀉、嘔吐

腸胃道或呼吸道傳染是腸病毒主要傳染途徑

腸病毒的傳染途徑可分為3種:

(一)病人飛沫或呼吸道分泌物。

(二)糞口傳染,也就是接觸到病人的排泄物或吃被病毒污染的食物,例如病人吃剩的食物或被飛沫飛濺到的食物。

(三)接觸到病人疹子中的液體,再摸口鼻。

舒緩腸病毒飲食均衡清淡是關鍵   

腸病毒沒有特效藥,只能靠身體免疫力克服,這段期間除了服用止痛藥緩解發燒和咽喉疼痛的症狀,建議飲食方面可以注意以下要點。

由於病人會發燒、腹瀉而導致水分流失,因此水要喝充足,必要時可以喝電解水防止脫水運動飲料可以當作飲品,但不能取代水分,因為運動飲料糖分大多偏高,反而容易造成腹瀉和脫水。

這段期間飲食以均衡、清淡為主。也有很多人會問,新冠肺炎很多人補充維他命C、維他命D和鋅,腸病是否也可以補充,天然食物吃得均衡,不太需要吃補充品,但想吃也沒關係。

另外,家長不用要求小朋友一定要吃熱食,如果咽喉口腔疼痛,食物放涼再吃即可。

腸病毒飲食禁忌 這3類食物別碰

腸病毒不能吃什麼?在感染期間,最好要避免 3 類食物:

  • 油炸、油煎食物:炸雞、薯條等食物要避免,質地較堅硬,容易讓孩子喉嚨更不舒服、促進身體發炎反應。
  • 高糖食物:糖果、蛋糕等糕餅甜點類,會削弱抵抗力,降低身體的免疫機能,切勿過量食用。
  • 刺激性食物:在腸病毒期間,避免吃太燙、太酸、太辣與過度調味的食物。

如何預防腸病毒 4點一定要做好

對抗腸病毒「預防勝於治療」,雖然大部分的症狀輕微,不過也有少數案例在感染腸病毒後併發重症死亡,注重個人及衛生環境,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

  1. 勤洗手:光用酒精消毒雙手沒用,飯前、飯後用清水和肥皂徹底洗淨,落實「內、外、夾、弓、大、立、腕」洗手七字口訣就能趕走腸病毒。
  2. 環境清潔:可以配置 500 ppm 濃度的漂白水(配置方法:取巿售家庭用含氯漂白水 5 湯匙,加入 10 公升的自來水中攪拌均勻),重點性消毒桌椅、門把、樓梯扶手、玩具、書本等經常性觸碰的物品。
  3. 免疫力提升:均衡的飲食、通族的睡眠搭配良好的運動習慣就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則,新生兒及嬰兒可多餵食母乳,能增強寶寶抵抗力,降低感染風險。
  4. 減少暴露風險:在腸病毒流行期間,避免出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場所,特別是孕婦、新生兒及幼童。

本刊不提供醫療建議、諮詢、診斷,或從事醫療行為。如您有健康狀況、使用任何藥物或醫療設備的需要,請您即刻就診或尋求醫療專業者詢問意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