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刻台灣】起厝,秋月與青春與磚窯的故事 

 


彰化花壇鄉一隅,陽光燦爛的灑在八卦山台地上,秋月阿嬤與正就讀國中的孫女專心地雕塑著磚塊,一畫一描間可以看到秋月的手因搬磚勞累而變形,儘管年紀大,眼睛花了!秋月用力瞇起了眼,專注繪製,眼神中看到她對回憶的致敬,彷彿回到當年那個毅然為了家、扛起家,也為台灣各戶人家「起厝」的大女孩-李許秋月。

秋月

從小艱辛 同父辛勞養家

 李許秋月,今年74歲,彰化縣芬園鄉人,民國五十五年嫁來花壇鄉,秋月幼年在彰化山區長大,身為家裡長女的她,國小畢業便跟著父親「做山」,擔鳳梨,做苦工樣樣來。秋月抓了抓頭回憶說,當時家裡八、九個人,常有一餐沒一餐的,辛苦賺到的錢便要幫家裡買米。秋月後來23歲相親,嫁到隔壁的花壇鄉,她的生命,從此和台灣「起厝史」畫上了等號。

無懼酷熱 磚窯工替台灣「起厝」

 彰化花壇地區的土質適合燒製紅磚,從日本時代開始,就是全台灣最重要的紅磚產地,八○年代全盛時期磚窯廠林立,煙囪插滿了花壇鄉,一座座高聳煙塔冒出一縷縷輕煙,時過境遷,新建材、混凝土取代富有記憶的紅磚,磚窯廠一間間收起;煙囪一座座傾倒,躲進老照片和回憶之中。

 遠嫁花壇鄉的秋月阿嬤,生活並沒有好轉,為了照顧公公病情傾家蕩產。秋月皺了皺眉頭說,以前沒有健保、勞保,住院要繳保證金才能進去,那時教書一個月頂多八、九百,後來逐漸升到一、兩千,但住院一次就要好幾千,不夠時,還必須跟左鄰右舍借錢,面臨龐大利息壓力。

 秋月阿嬤當年是個才二十幾歲的大女孩,經濟壓力下,隻身投入炙熱的磚廠,平日在酷暑烈日下,將一塊塊的磚塊排列整齊,每個縫隙絲毫不差依序入列,送進窯裡燒,燒完後俐落拉出,上車送往工地。很多磚窯工奈不住高溫,索性把上衣脫掉,好散發熱量,膚色不是因日積月累而成的黝黑,就是呈現紅磚般的暗紅色,磚廠裡總是「臭男生」比女生還要多。但粗活壓不垮秋月,對她而言,每一塊磚,不只讓秋月扛起家,也幫助台灣這塊土地上的大家,都有一個冬暖夏涼的「厝」可以住,她疊的每一塊磚也溫暖了其他家庭。

 秋月阿嬤每天早上五點便進入福山窯廠,直到下午三點多才下班,忙完一段落還得回家,親自把關全家大小的三餐,秋月阿嬤已分不清身上的汗水是因家裡的壓力;還是因磚窯場的炙熱溫度而流。秋月笑著說:「當年磚價一直漲,大家進磚窯廠後就拚死拚活一直做,一個月可以入帳三萬多的薪水,當時公務人員一個月才兩萬多的薪水,但一毛錢都是血汗換來的,我甚至瘦到身上一點肉都沒有!」

因為搬磚窯而變形的手

秋月,用青春見證窯廠起落

數十年滄海桑田,福山窯廠已拉上鐵門吹響熄燈號,目前花壇鄉只剩下轉型觀光的磚窯廠還亮著燈營運著。秋月阿嬤跨世代見證磚窯起落,也讓我們認識到歷史上忽略卻很重要的磚窯廠工人故事,台灣感謝有你們付出,才有今天坐落各地富有時代溫暖記憶;冬暖夏涼的一座座紅磚屋。

秋月過去搬磚、轉型後跟著「彫磚」

 

更多精彩內容,請追蹤【神腦科技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