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牠們 在我落魄時陪伴我

日夜等待,只為救狗,徐文良剛強的外表下,很難想像救援流浪狗對他來說,是人生志業,從他眼中的難過不捨、獨自掉淚,原來,在這背後有溫暖的故事。

就像他外表給人的印象,曾經的徐文良愛玩、放浪不羈,在35歲那年是他的人生低谷,被父母、太太及子女拋棄,彷彿失去全部,徐文良輕描淡寫那段不願回首的往事,在他失意落魄、無人訴說時,獨自到海邊散心,無人疼愛的流浪狗就這樣靜靜陪伴著他,儘管互動不多,搖搖尾巴的歡迎式,也像在鼓勵著他,當時的徐文良與菩薩發願,「如果我有能力,重新站起來的時候,我一定會回來,換我報答流浪狗們。」徐文良再重新站起來後,選擇加入徐園長護生園,投入流浪動物救援的行列。

一個無心的動作 卻攸關流浪動物的生死

流浪動物的救援,徐文良參與的案件不勝枚舉,不畏風雨,距離也不是問題,埋伏等待只為對他們伸出援手。接到熱心民眾通報,即便下著大雨,一樣堅持救援任務,冒雨等待狗狗的出現,這是一隻在為了填飽肚子,而吃便當餐盒中廚餘的流浪狗,狗嘴中了套在便當盒外的橡皮筋,經過長時間的活動摩擦,深深的勒痕見得到血肉,如果...徐文良再晚一步,這隻流浪狗的命運,真的無法想像。

「有去救,牠們就有機會,最怕是牠們等不到我去救牠,牠就死掉了…」每個救援案件,不見得都順遂,面對自己救不到的、救不活的那些流浪狗,徐文良感到無能為力,只能偷偷獨自在車上留下淚,但是,仍然得馬上堅強起來,再去救援更多需要他幫助的流浪狗。


依法律規定,收容所的動物只有12天等待被領養,否則就會安樂死,時間一到,狗狗只有兩種命運,一是安樂車載走安樂死,二是被徐文良救出來,需要救助的動物太多,徐文良也只能盡力而為。

 

救援之後的愛與關懷

徐園長護生協會的負責人徐慧雯說,民眾多半會選擇領養那些年輕、健康、可愛的小型犬,而年老、受傷、有疾病的狗狗,無法順利找到民眾領養,而他們就是協會主要照護的對象。協會每天會派車將生病的狗狗送至台南、高雄就近治療,如果重症的狗狗,需要更好的醫療資源,就會派車到台北華中動物醫院。


「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有的政策政府部門無法盡善盡美的,就由民間單位來完成,從救援、醫療照護、安置安養,徐園長護生協會一手扛起。每個生命都有他的價值,徐文良強調認養代替購買、結紮、不棄養,這是他想與社會傳達的訊息,也是他能為浪浪們做的事情。

 

這部紀錄片《救援路上》為2019神腦原鄉踏查紀錄片競賽大學社會組的銅牌作品,競賽自2009年開辦以來,鼓勵全民以影代筆紀錄家鄉故事,涵蓋的題材廣泛,從人文鄉土、生態環境、藝文、社福等議題都有,有國中小學、大學、社會組,不同年齡層以不同角度觀點,紀實刻劃心目中的家鄉。
 

 

延伸閱讀

【影刻台灣】放下偏見,你會看見台灣獼猴的可愛

【影刻台灣】看見城市最美風景 志工用愛與行動守護台灣

【影刻台灣】鯨豚生存危機 給牠們長大的機會

更多精彩內容,請追蹤【神腦科技文教基金會】&【TheSENA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