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胃癌患者在早期時幾乎沒有任何症狀,一不小心就會錯過黃金治療階段,到底胃癌會有什麼症狀,民眾又該如何預防?

胃癌症狀有哪些?

多數早期胃癌患者幾乎沒有症狀;即使有症狀,也與一般胃病難以區分,例如:

  • 上腹脹氣、隱隱悶痛、噁心(類似慢性胃炎)
  • 餓時痛、嘔酸水(類似消化性潰瘍)
  • 食慾減退
  • 貧血,虛弱無力,容易頭暈眼花、臉色蒼白
  • 中晚期症狀:體重驟降、解黑便、厭食、吞嚥困難、明顯貧血、精神萎靡

胃癌的三大成因

胃癌由多種因素形成,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胃癌成因主要分為以下三類:

(一)物理物質導致致癌,如長期暴露於工業用化學物質下的環境。製木、製鐵、建造業等都會增加患上胃癌的機會。

(二)化學物質導致致癌,如飲用含酒精飲品、吸煙。吸煙人士患上胃癌的風險比從未吸煙者高1.5-2.5倍。現今估計全球有11%的胃癌個案是由吸煙引起。

(三)生理改變導致致癌,如幽門螺旋菌(H. pylori)感染、人類疱疹病毒(EBV)感染或家族遺傳,如直系親屬曾患胃癌或食道癌,患上胃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

哪些人是胃癌高危險群

  • 50歲以上
  • 男性
  •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 萎縮性胃炎
  • 家族腺瘤
  • 小腸化生(胃黏膜中出現腸道的黏膜上皮,常見於慢性胃病)
  • 多發性瘜肉
  • 胃曾部分切除
  • 家族中有一等親罹患胃癌

如何預防胃癌發生

胃癌早期發現存活率高達九成,但因多數人常忽視胃癌前兆與症狀,誤以為只是一般胃腸不適,導致許多患者錯失治療良機。透過定期檢查掌握胃部健康,並積極檢視自己的飲食,調整生活習慣,才能避免胃癌的發生。

1. 定期檢查

  • 胃鏡檢查:

早期胃癌及食道癌通常無明顯症狀,但透過胃鏡檢查結合NBI放大百倍技術,可一次完整檢視咽喉、食道、胃等上消化道狀況,有助發現胃癌前兆及早期病變,並當場進行內視鏡切除根治手術。早期發現治癒率很高,建議民眾定期接受胃鏡檢查。

  • 內視鏡超音波檢查:

內視鏡超音波是把內視鏡與超音波結合在一起的檢查。在內視鏡的前端設有迷你超音波,檢查時就像做胃鏡一般,吞入末端有超音波探頭的內視鏡,從消化道內部同步做超音波掃瞄,讓胃癌前兆檢查更加徹底。可檢查的範圍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腸、大腸及直腸等,全程檢查時間約 30~60 分鐘。

2. 調整飲食及作息

預防胃癌前兆發生,最重要的還是從日常的飲食與生活習慣做改善。飲食上,少吃醃漬類食物和煙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避免吸菸、少飲酒。同時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並且養成適度的運動習慣、控制體重。

3. 根治幽門螺旋桿菌

幽門螺旋桿菌為發生胃癌前兆的重要危險因子,台灣幽門桿菌盛行率大約30%,有高達590萬民眾可能感染幽門桿菌,研究顯示,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可望降低50%的胃癌風險。

提醒民眾,許多人常將胃癌早期症狀與胃潰瘍、胃炎、消化不良等病症混淆,自行服藥不去就醫,時間一久反而延誤治療。因此,一旦身體出現上述疑似胃癌前兆的症狀且超過兩週都未改善就必須及早就醫檢查了解原因。

本刊不提供醫療建議、諮詢、診斷,或從事醫療行為。如您有健康狀況、使用任何藥物或醫療設備的需要,請您即刻就診或尋求醫療專業者詢問意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