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中有這麼解憂愁的一味嗎?

 你記憶中有沒有一味,只要輕輕嚐一口,就好像回到過去?人事時地物一件也不少,眼眶也忍不住濕了!二十年來在中國擔任台幹的戴裕益與兒子,相聚在台南一家意麵攤,餐桌上擺放著乾麵、包子、餛飩與燒賣等熱騰騰簡單的美味,這也是裕益從小以來與父親光顧時,一件不少的老味道。

 戴裕益細嚼慢嚥,感受麵的溫度回味著:「這麵的調味其實很單純,卻有說不出的意義,老麵團的粉香,還有那豬油,再加上些醬油與醋。現在食物變化很多,但真正能回歸原始味道的,卻很少。」裕益閉上雙眼,勾勒出記憶深層景象。

簡單的麵粉、豬油、醬油與醋 卻讓你一吃就落淚 

 台南西門市場,在地人俗稱「大菜市」,過去人煙鼎沸,每一塊招牌都承載了府城與鄰近鄉鎮好幾代人的生活記憶,戴裕益記憶中熱騰騰的乾麵攤,已在街道旁亮著紅燈籠站崗數十載,滿足無數饕客。

 台灣人在認真打拼後,不管有多累、多難,幾樣簡單的美味便可以得到慰藉。裕益回憶說:「阮細漢時,阿爸總會拖著阮兄弟去工作,才十多歲的孩子,一忙就到了晚上十二點,愛睏得要死,但再累,手洗一洗,來這吃碗麵,就滿足了!」對裕益而言,故鄉的好滋味,就是麵粉、豬油、醬油與醋,幾種簡單的東西拌在一起烹煮。

 這味不僅是戴裕益祖父子三代的連結,更是麵店三代手感好滋味的傳承,從打麵、下麵的功夫,到每一匙豬油、醬油與醋的比例絲毫不差,這一煮就是半個世紀,第二代麵攤老闆手裡撈著麵邊笑著說:「第一次煮麵大概是高中的時候,當時阿爸心血來潮,要我幫忙客人煮麵,後來就偷觀察客人吃東西的情景、表情,想著自己手上的味道,會不會跟阿爸不大一樣。」

台南到上海 七百公里跨海鄉愁

 機場大廳熙熙攘攘,戴裕益一家老小早早就來到機場,看到班機抵達正踮著腳找尋裕益的身影,十八年來如一日。裕益眉頭深鎖的說:「近鄉情怯是什麼?還記得在中國時,雖然知道再過兩三天就可以搭著飛機快快樂樂回家,告別步調匆忙的上海,但我心裡卻怎麼也快樂不起來,因為,每一次的好不容易的團聚,代表幾天後,又要重新再分離。」

 戴裕益家裡有三個孩子,肩負經濟壓力,毅然決然前往中國擔任台幹,起初以為三五年就可以回來了!作夢也沒想到,這一待就是二十年,孩子也都開始工作。裕益每次回來,儘管只是路過城市的一角,都好像昨天剛發生過一樣,但打開行事曆,才發現已經是三個月以前,甚至更久前的事。裕益摸著下巴思考說:「這二十幾年,我的時間、記憶,已經跟著『跳格』,錯過好多好多與家人間的重要時刻」。

 戴裕益隻身前往中國,面對龐大的工作壓力,以及對未來的不安,裕益對那碗麵的思念,是鄉愁的味道,裕益說:「在中國工作了那麼久,就是為了這碗熱騰騰冒著煙的味道回來,好犒賞自己。」裕益總說現在的食物都冷冰冰的,唯有記憶中那碗麵是熱騰騰的食物,而那溫熱感,除了是麵店的手感,更是裕益對父親記憶的溫度。

 戴裕益才回來台灣幾天,又得拖著沉重的行李告別家人,以及再次跟記憶中的好滋味餞別,裕益深思著說:「唯有痛,你才會知道需要它,我一直思念我阿爸,過去阿爸也曾經遇到一些問題,同時我在中國也遇到困難,但困難就是這樣,再怎麼大的困難,一碗乾麵吃一吃,就沒事了!不管外面環境怎麼變化,阮台南人就是這樣。」一碗麵是一家人的跨越時空與地理侷限的心靈連結,同時也是台灣這塊土地上人們的小小縮影,此刻,讓你一吃就落淚的好味道,又是什麼呢?

 

更多精彩內容,請追蹤【神腦科技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