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蔬果要抓時辰,事實或迷思?

1. 飯後吃水果等於慢性自殺?

網傳指稱「飯後進食水果後,免疫系統會開啟,會降低免疫系統的敏感性,甚至損害免疫系統」。經專家確認,免疫系統是針對有入侵性的東西(細菌、病毒等)會進行包圍與動作,不會因為吃了個水果就開啟,反而木瓜、鳳梨這些水果中所含的酵素是有利於飽食後的消化。

2. 蔬菜只能趁鮮吃不能冷凍?

其實像花椰菜、玉米、胡蘿蔔、豌豆、四季豆這些蔬菜,雖然冷凍後會稍微改變組織結構或口感,但內含的維生素、膳食纖維不會因冷凍而被破壞,反而是烹調的過程中易因長時間水煮、高溫加熱容易使營養成分大量流失。

3. 蔬菜烹煮前要長時浸泡去致癌物?

蔬菜確實容易有農藥殘留的問題,有些人選擇專用洗劑,但是專用清潔劑可能會有二度殘留的問題,也有人習慣把蔬菜先切成要吃的大小,再浸泡和清洗,希望殘存的農藥能溶於水中,但這樣除了水溶性維生素易從切口流失之外、也有農藥由切口進入蔬菜的風險!應該要先浸泡3分鐘、再用流動的清水仔細沖洗,最後才切除不能食用的部位,以避免農藥汙染刀具繼而污染要食用的部位。

「天天五蔬果」是指五種不同的蔬果?

1. 五「份」蔬果不是五「種」蔬果

在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所推廣「天天五蔬果」,是建議國人每天應攝取「三份蔬菜+兩份水果」,不是一定要五種不同的蔬菜水果喔~當然,也不要用五種水果去替代三蔬兩果,避免糖份過量攝取!

2. 配合時節更護身

選擇當季盛產的蔬果,除了價格實惠之外,也因為該種類是適應當下氣候而生,所以需要化學農藥、肥料的機會相對較少,對擔心有害物質殘留的國人來說是比較好的選擇。

3. 加上好菌事半功倍

大家都知道蔬果中富含膳食纖維及維生素,其中,膳食纖維的效用不只是促進腸胃蠕動,它還是「益生元」的大宗來源,益生元是腸道好菌的食物,腸道好菌多對身體的消化/免疫系統有很大的助益。如果擔心體內好菌數太少,可以額外補充益生菌,兩者相輔相成,幫助你減少過年大吃大喝產生的負擔。

 

另外,不少國人對胃乳、胃散有一種「反正它是在治療胃的,吃多沒關係,還可以顧腸胃」的迷思,千萬別這麼做!因為「藥品」本身不可能百利而無一害,把它當保養品亂吃的話,反而會傷身!

呷菜好捧油看這裡

延伸閱讀

【神腦關健報】年節必備!如何開心吃鍋不傷身?

【神腦關健報】流感蔓延!神隊友陪你「益」同抗敵

【神腦關健報】冬天不想動!!懶人必備-新陳代謝提升術

更多健康知識,請追蹤【神腦關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