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神腦紀錄片競賽 社會組佳作

《看不見的大怪獸》全片欣賞

蘭嶼,一座美麗的台灣小島,

有著美景、飛魚季、獨木舟,還有達悟族的好客熱情,

觀光環境的發展,帶動蘭嶼的經濟,也讓更多人看見蘭嶼的美麗

但這裡有一隻住了30多年的大怪獸,

孩子們鼓起勇氣決定用「認識」正面迎擊!

 

用圖畫訴心聲!從孩子的角度關心家園

  「老師,為什麼台灣要把核廢料運來蘭嶼呢?」孩子們對於家鄉的故事充滿好奇,不僅在課堂中追問著有關核廢料的問題,也在他們的繪畫中,發現三位孩子裡面就有兩位是以核廢料當成繪畫主題,他們年紀雖小,但對於所居住的土地及家園卻是非常關心的。朗島國小的老師們希望能替孩子們的好奇做出解答,決心帶領孩子們用行動去認識家園,對這塊土地所發生過的事情,做透徹的了解,一同發掘「深埋」在蘭嶼超過35年的歷史。

 

大怪獸入住35年 自然生態用數字說話

  一開始大怪獸來到蘭嶼只是借住,最終是要投入到鄰近海域的海溝,但因為國際法規「倫敦公約」的公布,禁止將汙染廢棄物海拋,於是它就這麼在蘭嶼住了下來。

  1982年蘭嶼核廢料貯存場正式啟用,居民擔憂著輻射引起的環境汙染及身體健康,居民持續發起反核運動,但因遷移計畫至今沒有定論,高達十萬桶的核廢料仍然存放在此。「我們測量完蘭嶼每個部落的輻射值,但我們發現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朗島輻射值是最高的,我突然覺得核廢料有一點恐怖。」孩子們透過走訪蘭嶼所有的部落,並用輻射探測器進行實測,發現各部落的輻射值介於0.05毫西弗至0.14毫西弗間,但因核廢料的指數並不是依照地理位置遠近而逐漸減少,讓孩子們感到害怕,也不禁擔心自己的未來。

  「核廢料是一個對人的身體、對環境,特別是動植物,動物、人、植物、土地、海洋,都會造成影響的一個很高科技的東西。」孩子們也從親人在貯存場的工作經驗,了解到直接接觸核廢料的危險性,在從事檢整工作時,參與人員的防護措施一個都不能大意,得穿戴防護衣、面罩、特殊手套,還會配戴劑量佩章,當輻射較強的時候,佩章就會發出較大的聲響,向工作人員示警,雖然有相對應的保護措施,但因越來越多居民疑似因核廢料而罹患甲狀腺癌、甲狀腺腫瘤等疾病,也逐漸增加他們對核廢料及輻射的恐懼。

 

科技讓核廢料有解?找尋與土地的共存之道

  關於核能及核廢料,一直都是備受社會大眾重視的議題,各界見解也有所不同,與核為鄰的居民,因為距離汙染物僅有10多公里,所以他們心中滿懷擔憂;而荷蘭博爾瑟勒市為了讓民眾能更認識核廢料,率先將以水泥安定固化後的低放核廢料,和珍貴的藝術文物陳列在一起,賦予它們新的定義;比爾‧蓋茲則認為科技的進步可以解決問題,目前已經著手開始研發新技術,以核廢料來驅動行波反應爐,未來有機會能夠回收再利用,變成一種循環經濟;而英國也有研究指出,能夠運用核廢料製造「鑽石電池」,使用壽命可以長達上千年,能夠使用於需要長壽電池的設備中,像是無人機、太空船等。在科技不斷創新的時代,勢必會有各種外在因素影響著原本的自然生態環境,或許我們能先透過主動認識核廢料,因了解而懂得如何解決危機,同時持續開發綠色能源,將危機轉為動力,讓這片土地上的人、動物、植物都能夠和平共存。

 

延伸閱讀

【土地影展】現代版孟母三遷!麥寮家園保衛戰

【拾代影展】台東池上不只有金城武,據說學校還有鬼?!

【影刻台灣】戴奧辛好毒!安順居民苦誰知?

 

更多精彩內容,請追蹤【神腦科技文教基金會】